《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来自得到课程

”无知的确定“->”有知的混乱“->”批判的成熟“


”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罗素

”越进步的人越虚心,越落后的人越骄傲。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万维钢

”Never stop asking why!“


思考自由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 知识储备
  • 思考方式

思考方式更重要


如何提升?

  • 淘金式,有意识有筛选的获取知识
  • 破除思维局限,做自己的旁观者,从别人那里学习

批判性思维,不是要求你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备的思考过程去推导出完美的结论,而是自己当自己的苏格拉底,带着问题意识,面对一个结论去倒推,用一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去检验这个结论是否立得住。


”批判“什么?

思考过程,逻辑


不”批判“什么?

  • 猜想

  • 个人情感,感觉

  • 客观事实


从哪几个方面”批判“(审视)

  • 论题(是否跑题)
  • 结论(是否偷换概念)
  • 论证(是否严密,符合逻辑)

论证的要素

  • 概念(如何定义)

  • 假设(有没有想当然)


影响思考的因素

  • 信念

  • 立场

  • 情绪与欲望


思考的局限

  • 时代

  • 格局

  • 不完备性


如何扩展思维能力

  • 成长性思维(个人)

  • 创造性思维(整体)


清单:

  • 你面对的观点是什么?是一个推断、猜想还是感觉?
  • 审视这个观点,它对我重要吗?审视这个观点的目的是什么?(节省思考成本)
  • 观点的结论与论题匹配吗?
  • 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证据符合事实吗?论证过程推理符合逻辑吗?
  • 有没有不明确的概念,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大家都是一致的吗?
  • 思考过程中用了哪些隐藏假定?这个预设与个人经验冲突吗?与背景知识冲突吗?来源是哪里?可靠吗?
  • 我在思考过程中的信念是什么,如果换一种信念,结论还是一样的吗?
  • 如果站在其他(对方)立场,结论还是一样的吗?
  • 得出结论时我的情绪是稳定的吗?一段时间后,有没有可能为得到的结论后悔?
  • 这个结论放在更大的格局或更高维度上还适用吗?300年前或300年后,这个结论还适用吗?

行动:

每周对一个观点做谨慎思考(近期的事件,个人对某个事情的看法,辩论赛的辩题等)按照清单所列逐一审视

看到一个领域的精彩观点,多想一下,放到我的领域对我有什么启发

如何看到问题的本质?多问为什么,慢慢本质就会自己浮现


参考书: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非对称风险》
《超越感觉》(最好看英文)


打赏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Apache License 2.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