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得到
吴军《信息论》
万维钢《精英日课2》一个基于信息论的人生观
信息是什么?
举例:
哪个句子信息量大?
- 怎想再很,末第铎制释能锁其那策铜怎亚,狄幺濑互梯是日方通的。
- 对这些村民来说,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至少不需要到田地里干活。
什么是冗余?
星期是__休__的日
有“冗余”就“可压缩”
语言的意义和信息量是不同维度的。
一段消息所包含的信息,并不仅仅由这条消息的长短决定。
这就好像人生一样,活了同样岁数的两个人,他们的人生经历的丰富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如何衡量信息?
一个东西的信息量的大小,在于它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
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广,选择的信息量就越大。
如何用数学来描述度量信息?
“信息量”———— I = -log2(p)
“信息熵”————一段消息的“平均信息量”。
信息熵跟消息的长度没有必然关系,它描写的是这段消息中字符的“不可预测性”。
一段字符串中出现的各种字符越具有杂乱无章的特点,越具有多样性,它的信息熵就越高。
“从信息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能说什么。”
“ it relates not so much to what you do say, as to what you could say.”
[http://highered.mheducation.com/sites/dl/free/0073523925/228359/information2.html]
信息,在于你从多大的不确定性中做出了选择。信息,在于你制造了多少意外。信息,在于你有多大的自由度。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度过值得回忆的一生,最好还是“值得记录”的一生。那所谓值得记录,就是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从信息角度来讲,人生就是要活一个“选择权”。
信息论的价值观是要求选择权、多样性、不确定性和自由度。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留下一段“信息”。
怎样把信息量最大化?
减少冗余————压缩
为什么目前传输的信息都有一定的冗余?
因为存在噪声。
如何消除噪声?
直接扩大音量不能消除噪声,反而会让噪声更强。
克服噪声的正确办法是提高冗余度。
想要让别人充分理解你的意思,最好的办法不是用更大的声音对着他喊,而是多给他说几遍。
平时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就是要减少世界给自己的不确定性。
而做事,则要给世界增加一点不确定性!
信息就是意外。从“信息论”这个维度出发,有两种事情是特别值得我们去做的:
- 出乎别人意料的事;
- 给自己增加选项的事。
启示:
自律与自由度的调和,道德爵士乐,实践智慧,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
“今天下午四点你给我等着!”和“今天下午你给我等着!”,后一句比前一句杀伤力更大,因为时间的不确定性大,信息量大。
教学最好能创造一些意外,这样更有信息量。喜欢=熟悉+意外,保留一定的可预测性,加上一定比例的意外,这样才能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
教学过程中想要让学生听懂,学习一项技能想要学会,重要的方法是重复(冗余)。接受一段信息速度的快慢,取决于这段信息对我们来说,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三倍的冗余。表示强调。
读书,做题求精而不求多,精代表重复训练,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才能举一反三。
段子手,铺垫(熟悉)+结局(意外)
书读得越多,给你的新鲜感越少,可预测性越高,速度自然就越快。好书是那种能带来不一样感受的书。
人生总共30000天,有人真的活了30000天,有人只活了一天,重复了30000次的一天。
斜杠青年,给自己多一些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