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

《园丁与木匠》 艾莉森 高普尼克【美】


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目前教育的误区,用园丁与木匠的比喻来说明该如何对待孩子。

其实这本书是从更高的观点来看教育孩子这件事,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怎样”教育孩子,而是作为父母该如何认识自己的身份。父母对自己的认识改变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对育儿的态度。


孩子来到世上是让父母来感受爱的。孩子不是自己的所有品,他有他自己的路。

爱孩子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寄养和必要的帮助。

父母其实不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但能决定一个孩子美好的童年,给长大后的孩子一份美好的回忆。


“照顾孩子就像照顾花园,做父母就像做一个园丁。”

父母也是一个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而不是直升机。


我们评价一个孩子,并不只是评价他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些只是表面的,但更关键的是他的心理内核,这包括坚毅、创造性、成长型思维等等,这些往往很难改变,唯有用爱来滋养,靠强力只能切割这些最值得珍视的东西。


“作为父母的工作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是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我们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让这些思想去探索世界的所有可能;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孩子该如何玩,而是给他们玩具,然后再孩子玩完后再把玩具捡起来,我们不能逼孩子学习,但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

家庭环境非常重要,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样,陪伴与示范缺一不可。可以一起做题,一起玩耍,一起讨论,但不能倚大欺小,他们能够感受得到,这会起反作用,平等温和的交流才是真正的沟通之道。
孩子的内部驱动力才是根本。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和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

我们不必对孩子有所求,只需要体会与他相处的每一刻。其实18岁后他就离开了,会自己飞,在他还需要拥抱的时候好好抱抱他,以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不会让你抱了。


面对童年的孩子: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的反馈中也会学习。学校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是模板化的,保持每个孩子的特点,维持多样化才是面对未知世界的利器。对孩子的精雕细琢终是徒劳,保持宽松的环境,给与充分的信任,有一天他会让你刮目相看。


边看边学:

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照我说的做”。避免这样的口头禅“给我把作业做完”“看看你们班的。。。”“再这样就告诉你们老师”

遇到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做他的“敌人”,一起去解决问题,但不是替他解决问题。


边听边学:

赢得孩子的信任是最重要的。所以,言出必行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再说那些吓唬人的话,不要轻易骗人,哪怕是善意的。真诚的解释,告诉他们事物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他们总会理解的。

反向:多问为什么,也可以启发思考。


边玩边学: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玩”?也许没有正确的玩,只是我们提供什么,他们就玩什么。那我们能提供什么?玩不应该是奖励手段,更应该是交流手段。

成年人需要为孩子建造一个支架,这个支架能帮助孩子自己构建知识。这才是陪玩的真正价值。如果不能提供,享受陪玩的过程吧,要全身心的投入。


边练边学:

重要的学习应该发生在学校之外。学校只是提供标准化的教育,不能满足孩子的个性和天分。学校更是一种社交场所,让他们找到更好的朋友和玩伴。


科技与孩子的未来:

在电子屏幕世界,如何让孩子重建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如何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

父母的任务是提供文化历史感和延续性,是成为一座桥梁,沟通起过去和未来。


“爱没有目标、基准或蓝图,但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蓬勃发展。爱的意义不是塑造我们所爱之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不是为了向他们展示道路,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们所走的道路不是我们想选的,也不是我们能为他们选择的。”


“照顾孩子这件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而不只是因为我们未来可能会获得孩子的回报。”

付出不是为了回报,付出本身就有了回报。育儿育己,本身我们也会获得成长,何况有时还会得到他们天真的笑和纯粹的依赖。


“为人父母的成功在于养育成人的孩子能够自己做出决定,哪怕是灾难性的决定。这是作为父母最悲伤的一部分,但也是道德深度所在。好的父母会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童年期不断尝试和探索全新的生活和存在方式,让他们勇于冒险。风险只有在事情变坏之后才能真正被称为“风险”。如果孩子没有机会失败,那我们作为父母就不成功。同样,好的父母也会支持孩子以自己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去获取成功。”

孩子的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早失败是好事。反脆弱告诉我们打不死的小强才最强大。但每次失败的引导却很关键。不能意志消沉,要从内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父母和孩子的故事里不只有悲伤,更有希望。父母给了我们该过去,我们也会留给孩子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打赏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Apache License 2.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