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

from 得到

吴军《信息论》

万维钢《精英日课2》一个基于信息论的人生观


信息是什么?

举例:

哪个句子信息量大?

  1. 怎想再很,末第铎制释能锁其那策铜怎亚,狄幺濑互梯是日方通的。
  2. 对这些村民来说,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至少不需要到田地里干活。

什么是冗余?

星期是__休__的日


有“冗余”就“可压缩”


语言的意义和信息量是不同维度的


一段消息所包含的信息,并不仅仅由这条消息的长短决定。

这就好像人生一样,活了同样岁数的两个人,他们的人生经历的丰富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如何衡量信息?

一个东西的信息量的大小,在于它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

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广,选择的信息量就越大。

如何用数学来描述度量信息?

“信息量”———— I = -log2(p)

“信息熵”————一段消息的“平均信息量”。

信息熵跟消息的长度没有必然关系,它描写的是这段消息中字符的“不可预测性”。

一段字符串中出现的各种字符越具有杂乱无章的特点,越具有多样性,它的信息熵就越高。


“从信息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能说什么。”

“ it relates not so much to what you do say, as to what you could say.”

[http://highered.mheducation.com/sites/dl/free/0073523925/228359/information2.html]


信息,在于你从多大的不确定性中做出了选择。信息,在于你制造了多少意外。信息,在于你有多大的自由度。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度过值得回忆的一生,最好还是“值得记录”的一生。那所谓值得记录,就是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从信息角度来讲,人生就是要活一个“选择权”。

信息论的价值观是要求选择权、多样性、不确定性和自由度。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留下一段“信息”。


怎样把信息量最大化?

减少冗余————压缩


为什么目前传输的信息都有一定的冗余?

因为存在噪声。

如何消除噪声?

直接扩大音量不能消除噪声,反而会让噪声更强。

克服噪声的正确办法是提高冗余度。

想要让别人充分理解你的意思,最好的办法不是用更大的声音对着他喊,而是多给他说几遍。


平时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就是要减少世界给自己的不确定性。

而做事,则要给世界增加一点不确定性!

信息就是意外。从“信息论”这个维度出发,有两种事情是特别值得我们去做的:

  • 出乎别人意料的事;
  • 给自己增加选项的事。

启示:

自律与自由度的调和,道德爵士乐,实践智慧,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

“今天下午四点你给我等着!”和“今天下午你给我等着!”,后一句比前一句杀伤力更大,因为时间的不确定性大,信息量大。

教学最好能创造一些意外,这样更有信息量。喜欢=熟悉+意外,保留一定的可预测性,加上一定比例的意外,这样才能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

教学过程中想要让学生听懂,学习一项技能想要学会,重要的方法是重复(冗余)。接受一段信息速度的快慢,取决于这段信息对我们来说,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三倍的冗余。表示强调。

读书,做题求精而不求多,精代表重复训练,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才能举一反三。

段子手,铺垫(熟悉)+结局(意外)

书读得越多,给你的新鲜感越少,可预测性越高,速度自然就越快。好书是那种能带来不一样感受的书。

人生总共30000天,有人真的活了30000天,有人只活了一天,重复了30000次的一天。

斜杠青年,给自己多一些自由度。

《不讲逻辑的世界里的逻辑艺术》2018

from 得到 精英日课3


The Art of Logic in an Illogical World


什么是逻辑?

讲理。。。


逻辑vs数学

  • 数学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是绝对的,讲理的。是对抽象世界的研究。
  • 数学是绝对正确的。数学知识只能发现,不能创造。
  • 数学,是用逻辑方法研究逻辑事物的学问。——————抽象思维
  • 逻辑推导,并不增加任何新的信息。它只是让你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 所以逻辑推导的结果是永远正确的。
  • 数学世界是一个抽象的世界,是“柏拉图世界”,是“逻辑世界”。
  • 真实世界里的东西总可以做各种解读,只有抽象世界里的东西才是绝对的。

看清事物本质
进行类比和推广
消除歧义(对概念清晰定义,用讲理的方式说服与被说服,不讨论模糊的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逻辑的用法————推导

A ⇒ B,意思是如果 A 成立,那么 B 就成立。这个推导是可以传递的, A ⇒ B, B ⇒ C, C ⇒ D,那么就有 A ⇒ D。

三段论

如果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

假设是什么?
分歧点在哪里?
对概念的定义是否一致?


常见的逻辑错误

  • 逆命题————因果倒置

一个命题成立,完全不代表它的逆命题也成立。

A ⇒ B,我们称之为“命题”。命题是有方向的。如果命题 A ⇒ B 成立,我们说 A 是 B 的“充分条件”,B 是 A 的“必要条件”。调转方向,命题 A ⇒ B 的“逆命题”,是 B ⇒ A

  • 否命题(极端否定)————非黑即白

命题:吴亦凡是个好演员。 极端否定:吴亦凡是个坏演员。 逻辑否定:吴亦凡不是个好演员。吴亦凡可能是个平庸的演员,但不等于他是个坏演员。

你要否定黑,不一定非要说它是白的,灰色足以否定黑。出手如果不合逻辑,它就是脆弱的,它就会遭到合法的反击。

  • 事后应该指责谁————逆推或和

如果一件事是几个原因综合促成的话,那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原因不成立,这件事就可以不发生。也就是说,从逻辑上讲,你可以指责任何一方。如果你一上来就专门指责某一方,那就恰恰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各方都可能出问题。

  • 笼统陈述

夸张说法,用全集描述子集,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主要目的在于强调感情。

解决之道:加限定语“在某种意义上”,能让你的言论立于不败之地。

  • 稻草人攻击

你说的明明是A,他却把你说的等效成B —— 然后因为B不好,所以他说你说的不好,由此引发争论。他攻击的不是原本的你,而是他想象出来的一个稻草人。

如果一个人在逻辑世界里生活了太长时间,他和人打交道就会有困难。而如果一个人在感情世界里生活了太长时间,他和世界打交道就会有困难。

我们讲逻辑也不必排斥感情,感情是一个特别有用的武器,逻辑和感情并不是互斥关系。


逻辑,总是要求你稳一点、慢一点,说得浅一点。逻辑要求我们不被感情挟持,保持理性的克制。这么做绝不是软弱,讲逻辑才是最硬的、能确保自己不受攻击的力量。

讲逻辑,有理有利有节,你在任何争论中都会立于逻辑上的不败之地。


我们学逻辑不是为了打击别人。我们应该使用逻辑分析,去理解对方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看看我们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大家处在不同的情境,看问题的视角不同。

逻辑只是对真实世界的一个抽象描述,不符合你逻辑的东西不一定就是错的,很可能只是你们抽象的方式不同。


供给侧的逻辑使用者

主动改变这个各说各话的局面,我们应该发挥自己逻辑分析的特长,给别人提供逻辑服务。

智者,应该帮人们互相理解。

很多争议都是因为大家说的不是一回事儿。很多争议是因为大家不在一个情感频道上。“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每个说法都有道理 —— 而我们要做的是体察他说的到底是哪种意义。

想要质疑别人时,先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观点阐述出来,再问问对方自己说的是不是对方的观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沟通。学习更多的概念不是为了炫学,是为了让我们大脑里拥有更多的知识背景,学习不是为了脸面,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有所建树。


逻辑与直觉

两个悖论:芝诺悖论,罗素悖论(理发师悖论, 集合论对此悖论有解:理发师和他理发的那些人不在同一个层,所以他不会给自己理发。)

在逻辑上想明白一个问题,和从直觉上理解一个问题,是两码事。逻辑可以帮助直觉,直觉有时候也能帮助逻辑。逻辑和直觉不是互相排斥的。有时候仅仅在逻辑上“知道”还不够,你还需要在直觉上“感到”。如果你不能“感到”它,你用起来就不能得心应手 —— 你必须把它内化成感觉才行。

学数学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要内化,知道它抽象的底层意义,就绝对不会用错。

数学家研究数学,只有最后写出来的证明才是纯逻辑,思考的过程其实是直觉的,需要靠各种形象化的例子。
费曼有个著名的说法:如果你不能用简单的语言给一个外行解释一个东西,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东西。你只是在逻辑上知道,你没有感受到。费曼总是用形象化的、直觉的思维考虑哪怕是最抽象的问题。


怎么提高内化水平?

关键要练习更高层次的推理,不要停留在浅层。这就意味着做数学题一定要慢慢加难度,不要搞低水平重复。学了这一层,把这一层当做默认信息,上高一层。在高一层运用熟练了,再把那一层当做默认信息,再高一层,功夫得这么练。


真实世界里的逻辑

如果你想纯粹靠逻辑生活,首先你没有那么强大的逻辑意志力;其次直觉会对你有帮助;而且哪怕在理论上,真实世界也不是纯逻辑的。



思圆行方————灰度认知,黑白决策


讲原则,最符合逻辑的做法,是效法数学。数学讲“公理” — 也就是无需证明的事实,是逻辑推导的起点。

讲原则,你才能讲逻辑,你才是讲理的,你说的话才值得听,你的行为才是可预期的,别人才会和你合作。

如果一个人没原则,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那就绝对不能让他承担任何重要的责任,这样的人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找到自己的原则

停地追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认为?一直追问到没有为什么、我就相信这个,为止 —————— 那就是你的原则。

效法数学的精神,原则应该是分层的,越深层的原则越少、越简单、越不容违反。

从最底层的几个原则出发,去随时审视和判断自己的决策,你的行事就会非常笃定。别人看你特别靠谱,你自己看自己也有一种荣誉感。


决策的缓冲区


黑白决策的最高境界————中庸————坚守原则,并有一定的灵活性

中庸是主动的,遵守原则但不为原则所困。


有时候不讲逻辑是一种表达方式。不讲逻辑,可以传递强烈的感情。相对于精确的逻辑表达,感情表达之所以容易引起误解,是因为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所处的思维情境不同。他默认和你处于同一频道,你应该能理解他的意思,但是你不在这个频道。


逻辑与类比

类比要求我们抓住本质,忽略细节。这其实就是抽象思维。

类比,就是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举一反三。

类比是分层的,如:两个具体数字的加法,加法运算,二元运算。

当人们争论一个类比对不对的时候,其实是在争论原则。类比并不是纯逻辑。A 和 B 有共同点,你不能说因为 A 是对的所以 B 也是对的。A 和 B 可以类比,不等于 A 和 B 是等效的,他们只是在某一个原则下相似而已。

类比可以让我们举一反三,类比可以启发我们创造新事物,类比可以让我们审视自己和别人的原则,类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各方的分歧所在,类比可以帮助交流思想……类比的背后,是高级的抽象思维。


逻辑的修身路线

  • 讲逻辑
    讲理,演绎闭合。有一个像是数学公理一样的信念体系,然后你的各种论断、观点、立场都能从这个体系中通过逻辑推导出来。

  • 讲理性
    信念系统是不是开放的,是不是可改变的。开放和可改变的系统更值得相信。稳定不等于绝对不变。科学方法(框架)是我们在有限条件下得到正确结论的最好办法。

讲科学相对宗教是更开放的信念系统。

框架代表了程序正义。经过了框架如果还是出错了,这个错就不在你 —— 这和你自己坐在书桌前拍脑袋瞎写绝对是两码事儿。故意造假那是人品问题,使用未经认证的信息是智商问题,框架体系可以保证你的人品和智商都没问题,你就不受指责。

讲逻辑,而且有一个程序正义的信念体系,你就是一个“讲理性”的人

  • 讲力量
    增强推理力,例:下棋能想多少步。。。
    高手得能从一个抽象模型出发,以公理或者基本信念为基础,经过很多很多步的、交叉的、网络式的推理,构建一个庞大的理论,得出新鲜的、可能违背直觉的、但是正确而且有用的结论。

  • 讲智慧

去帮助别人而且还能把事情做成,你就得跟人交往合作 —— 你就不但要擅长使用逻辑,还得擅长使用感情。


讲逻辑 + 合理的信念体系 → 理性

理性 + 多步骤高效能推理能力 → 力量

力量 + 帮助别人 → 智慧


《生命3.0 ————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

生命3.0 ————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

迈克斯·泰格马克,物理学家

探讨人类的终极命运

from 得到 听书 + 《精英日课2》


生命1.0 硬件与软件的升级都靠进化获得且只能靠进化来获得的生命体。(除人类外的其他生物)

生命2.0 硬件靠进化,软件可自己设计的生命体。

生命3.0 硬件与软件都可以自己设计,彻底脱离了进化的束缚。

如果生命3.0出现,可能就没人什么事了。。。


短期想象过分乐观,长期想象不够用。


AI的三种能力:存储信息、计算,和自我学习


目前AI的最大进展在于“自我学习”的能力,神经网络算法的涌现效应。

但是,算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能解决很小的一部分简单问题。

再但是,算法所能解决的那些简单问题,就已经足够对付真实世界了 —— 因为描写真实世界的物理定律也都是简单方程!

所以:也许图灵机和神经网络算法不能完全取代人脑,但是对于真实世界需要的智能来说,它们可能就已经够用了。


“智能爆炸理论”,超级智能机器的成长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爆炸式的。(奇点)

如果这个爆炸产生,人工智能具备了自我迭代升级的能力,它就会迅速进化,把人类远远甩在后面。


“我们人类看人工智能,就好像在一个地铁站台上,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这车怎么还没来啊,突然从远方传来一点点的轰隆轰隆的声音,走得特别慢,等一年才走几米,可是它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我们在那儿鼓掌欢呼,马上就要到了,马上就要到了。可是当它真的到我们站台的时候,你根本就看不见它。只会有那么极短的一个瞬间,它的水平和人脑是持平的唰一下,它就过去了,而且它到哪儿,我们就再也不知道了。”——《人類滅絕的一種可能》


不论人为给AI设定什么目标,它终将会失控。。

  • AI理解的目标与人类输入的目标可能会有很大差距。大目标会拆解成意想不到的小目标,可能与“初心”不一致。
  • 规则是不完备的,
  • 超级AI相比人类是不同的高级物种,摆脱人类是最优化的方案

解决方法:逆向增强学习?装载人类的伦理和价值观。


让 AI 获得意识非常非常困难,但是让 AI 的智能超过人则相当容易。

AI 到底能不能拥有人的意识?


意识是什么?

是我们对世界的主观感受。主观感受赋予了我们生活的意义。


意识的基本单位————“感质”

  • 不可言传
  • 内在性
  • 私人性,无法比较
  • 可直接意会

关于意识的问题的四个级别:

  • 第一级是“简单”的问题:大脑是怎么处理信息的?大脑的智能到底是怎么工作的?这些问题其实也很难,但毕竟似乎是可以用计算机原理解释的。

  • 第二级是“比较难”的问题:一个有意识的系统和无意识的系统,从物理学来说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 第三级是“更难”的问题:物理性质是怎么决定感质的呢?

  • 第四级是“特别特别难”的问题:为什么宇宙里面居然有意识的存在?


“整体信息论”

有意识的物体必须是信息高速整合的


所有效率最终归结于目的,所有目的最终归结于价值观,所有价值观最终归结于感情,所有感情最终归结于意识。

有了意识,这个世界才有了好坏,才有了幸福,才有了意义。

不是宇宙给了生命意义,而是我们这些有意识的生命给了这个宇宙意义。


高级人工智能的真正可怕之处不是它们是否对人类怀有恶意,而是它们的能力究竟有多强。


AI也是一面审视自我的镜子,我们在思考AI的道德时,也在反思自己的道德。(电车难题,把机器人当奴隶)


启示:

AI能够自我迭代的领域是有限的,因为AI能解决的问题只是所有种类问题中非常少的一部分。

人生似乎并不能完全用一个算法描写。到底什么叫幸福?也许没有什么万能的方法论。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电影《银翼杀手》)人与人造人的差别在于是否拥有共情力,共情力其实也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意识。
感情只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是一种生存计算的快捷通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是否可以创造这样的机器,对情感计算进行优化路径计算,此时它是有意识的吗?(应该不是)只能是让人类感受到它可能有意识。意识应该是自发的,是涌现的,而不是设计的。。。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来自得到课程

”无知的确定“->”有知的混乱“->”批判的成熟“


”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罗素

”越进步的人越虚心,越落后的人越骄傲。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万维钢

”Never stop asking why!“


思考自由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 知识储备
  • 思考方式

思考方式更重要


如何提升?

  • 淘金式,有意识有筛选的获取知识
  • 破除思维局限,做自己的旁观者,从别人那里学习

批判性思维,不是要求你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备的思考过程去推导出完美的结论,而是自己当自己的苏格拉底,带着问题意识,面对一个结论去倒推,用一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去检验这个结论是否立得住。


”批判“什么?

思考过程,逻辑


不”批判“什么?

  • 猜想

  • 个人情感,感觉

  • 客观事实


从哪几个方面”批判“(审视)

  • 论题(是否跑题)
  • 结论(是否偷换概念)
  • 论证(是否严密,符合逻辑)

论证的要素

  • 概念(如何定义)

  • 假设(有没有想当然)


影响思考的因素

  • 信念

  • 立场

  • 情绪与欲望


思考的局限

  • 时代

  • 格局

  • 不完备性


如何扩展思维能力

  • 成长性思维(个人)

  • 创造性思维(整体)


清单:

  • 你面对的观点是什么?是一个推断、猜想还是感觉?
  • 审视这个观点,它对我重要吗?审视这个观点的目的是什么?(节省思考成本)
  • 观点的结论与论题匹配吗?
  • 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证据符合事实吗?论证过程推理符合逻辑吗?
  • 有没有不明确的概念,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大家都是一致的吗?
  • 思考过程中用了哪些隐藏假定?这个预设与个人经验冲突吗?与背景知识冲突吗?来源是哪里?可靠吗?
  • 我在思考过程中的信念是什么,如果换一种信念,结论还是一样的吗?
  • 如果站在其他(对方)立场,结论还是一样的吗?
  • 得出结论时我的情绪是稳定的吗?一段时间后,有没有可能为得到的结论后悔?
  • 这个结论放在更大的格局或更高维度上还适用吗?300年前或300年后,这个结论还适用吗?

行动:

每周对一个观点做谨慎思考(近期的事件,个人对某个事情的看法,辩论赛的辩题等)按照清单所列逐一审视

看到一个领域的精彩观点,多想一下,放到我的领域对我有什么启发

如何看到问题的本质?多问为什么,慢慢本质就会自己浮现


参考书: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非对称风险》
《超越感觉》(最好看英文)


《思维简史》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

伦纳德·蒙洛迪诺 2018.4


人类的长处在哪里?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能够打败剑齿虎?


思维能力


好奇心和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的本领

  • 对未知的探求
  • 对已知的总结(系统的思考方法)
  • 对极限的挑战

人与人的差异不在学识,更不是金钱,而是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开启科学的第一步,是脱离日常生活

  • 伽利略的铁球思想实验
  •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想法先行,产生超越日常事物又有价值的想法,是科学进步的本质行为。


科学故事的主题是革命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波尔


为什么说古代中国没有科学?


科学是一个反常识的,永远在革命,不以实用为目的的东西,是纯粹的精神追求,是人类想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是想破解世界的源代码。


没有科学是正常的,有科学是不正常的。


科学家的初心:

  • 想要知道世界的底层逻辑
  • 要用数学方法来精确表述
  • 用实验和观测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思维水平的发展在于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世界。


例子:

道士第一天下山,第二天上山,有没有在两天的同一时刻他恰好处于同一地点?


如何思考?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什么?


人类理解能力的进步就是由一批又一批跳出原有思维模式的人推动的。

既“疯狂”,又具有“远见”


强大的思考力是一种技艺,它值得你把它做好。————苏格拉底


科学家的法宝:

  • 灵活多变和不墨守成规的思考方式
  • 耐心的探索
  • 对他人相信的东西不盲从
  • 改变自己看法的勇气
  • 对于一定存在答案和我们必将发现答案的信心

探索之旅

  1. 哲学的诞生
  2. 自然科学的诞生
  3. 不可见领域的探索

科学会影响人类的思考方式,而人类的思考方式的变化也在影响科学的发展,在科学理论的构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第一部分 直立的思想家


求知欲


大脑思考为什么


人类有能力用推理替代本能,并质疑我们的环境,这是科学思维的先决条件,是人类物种最重要的特质。


当200万年前的一个人类发现用石头以一个角度砸另一块石头可以获得具有锋利特性的石头碎片的时候,人类在认识和改变自然,提高自身生存优势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这一步是大脑赋予我们的力量,超越了我们身体的局限。


180万年前的非洲“直立人”,拥有想象力和计划能力,可以设计复杂的工具,学会用火。


20万年前,智人。更大的大脑。

问为什么的能力。


提出正确的问题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天赋。


照镜子

认识自己—》我是谁?


人类为什么定居?

公元前10000年,“哥贝克力石阵”—人类的第一座“教堂”

center 50%


共有文化和共享精神信仰的开端—“文化”


所有伟大思想家的辉煌成就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基于前人的知识,在别人的协助下完成的。


人是唯一可以通过过去的知识和创新去创造的动物。


文化棘轮效应—互联性


“并不是需要你有多聪明,而是看你的交际范围有多广”—马克 托马斯,进化遗传学家


人类聚集后的副产品:

  • 新的职业—为了追求观点,而不是获取食物
  • 保存知识的手段
  • 科学的语言的发展
  • 规则与概念的产生

文明


公元前4000年近东地区,城市的出现(逐步出现)————乌鲁克

center 50%


城市-》分工-》合作-》需要制定规则,记录与交易

思考者的出现


思考者的工具:
阅读,书写,计算


语言:人类物种的重要特征

文字: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


“至今还没有发现过不会说话的部落,也没有记录显示有哪种语言从作为语言‘摇篮’的某个地区扩散到之前没有语言的族群。” —史蒂文·平克


当一项新技术出现时,它最初的应用和后来的应用可能大相径庭,也许对它的发明者来说,很多时候也不清楚它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

语言就是这样。。。

很多创新也是这样。。。


对文字的改造—简化

用文字表达情感

用概念代表音节


公元前1200年,腓尼基字母表的诞生-》公元前800年,希腊字母


公元前500年,数学符号,印度,0

理清逻辑关系,有助人类思考


用“定律”的方式理解自然

思考不再局限于单独的个例,而是把它抽象化


“人类似乎非常想以人类社会的形式去解释自然。”—埃德加·齐尔塞耳(Edgar Zilsel),历史学家

我们通过故事来描绘我们的生活,把我们学到和经历过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形成我们是谁和我们在宇宙中位置的世界观。


“在远方有这样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独立于人类而存在,在我们面前它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永恒的谜题,我们只能通过观察和思考有限度地靠近它。对于这个世界的沉思意味着解脱……通往这个天堂的道路……证明了它的可靠,我从未后悔自己选择了它。” —爱因斯坦


公元前700年,荷马史诗,原始宇宙理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


我们需要世界的因果关系和秩序

我们一直在问为什么。

神话可以吗?


“人应该对一个混乱的世界有所预期,这个世界无法以任何形式被人的大脑所理解。”—爱因斯坦

但是:

他又说:“关于宇宙最不可理解的事情竟然是它可以被理解”。


秩序统治世界,掌管自然秩序的法则没有必要通过神话来解释。

人类拥有破译自然蓝图的独特能力。


公元前600年,米利都城,希腊,贸易中心

center 50%


财富给了人们以闲暇,去思索有关存在的宏大问题


泰勒斯,预言日食

自然依照科学定律运行,可以预测和解释


“要耐心对待你心中的未解之事,试着去喜欢问题。。。去实践问题。” —雷纳·马利亚·里尔克,诗人

在科学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0—前490),发现音乐的本质,宇宙依靠数字关系来构建


数学语言帮助科学更深入的发掘理论的意义,由于内在的推理和逻辑规则,比普通语言更具洞察力和精确性。

增强表达效果,阐明内在关系,引发推理过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自然变化产生于物体自身,即自然变化的诱因是物体固有的性质或者构成

  • 百科全书式,对“常识”的总结

  • 对传统智慧的依赖。“所有人都相信的就是真的。”

  • 定性的研究而非定量(受限于测量条件和工具)

  • 目的论,用事物的目的来分析物质世界(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世界本无目的:
无论我们的生命有多悲惨或多成功,都和恒星爆炸一样是同一种冷漠定律的结果,无论是好是坏,生命都是一件礼物,一个从统治我们世界的那些枯燥无味的公式中诞生的奇迹


“我的物理学只是第一步,因而也是很小的一步,尽管它花费了我很多的思考和辛苦劳动。人们必须以第一步的眼光看待它,并以宽容的态度去评价它。你,我的读者或者我讲座的听众,如果你认为作为一个开局我已经做到了我所能做到的一切……将会认可我的成就,也会原谅我将余下的工作留待他人去完成。”————亚里士多德


如果说在科学发展史和普遍的人类思想中存在着一个阻碍进步的障碍,那就是对于过去————以及现在的————观念的愚忠。


学习使用推理去分析宇宙,我们到达了一个辉煌的科学新世界的彼岸。但这仅仅是一个更伟大的探险之旅的开端。


第二部分 科学


作为一种理解物理世界,而非我们精神体验(至少目前不是)的工具,数学公式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我们在利用数学方法帮助理解物理世界的有效性上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然而这一观念却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流行起来。


现代科学作为一种形而上学体系是建立在自然世界依照某种规律运行这种观念之上的


  • 欧洲漫长的中世纪—罗马对希腊的征服
  • 阿拉伯世界对希腊知识的保存—伊斯兰科学家的隔离
  • 中国—教育制度,不重视科学与技术创新
  • 印度—种姓

11世纪末期,欧洲文艺复兴—本笃会的修士康斯坦丁诺斯·阿弗里卡纳斯把希腊医学论文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拉丁语


研究希腊智慧的实用性动机


知识在实用价值之外赋予了新的价值,引发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理解


1088年博格尼亚,大学的出现—思想的交流


并不是一群人有意识的联合起来去创造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真正的真相是,“科学革命”的变化通常是循序渐进的。


中世纪科学家面临的挑战

  • 对已有知识和信仰的颠覆
  • 人们评判事实的标准(是否符合信仰体系)
  • 数学工具的不完备
  • 测量手段的低劣
  • 思考方式的局限

牛津大学墨顿学院
center 50%


“墨顿法则”:物体从静止状态开始持续加速所经过的距离,和以加速物体最高速度一半的速度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相同。


“(大自然)这本书是无法读懂的,除非你首先学会理解和读懂写成它的语言和字母,它由数学这种语言写成,它的文字是三角形、圆形和其他几何图形,没有它们,人类就无法读懂其中哪怕一个单词;没有它们,人类只能在黑暗的迷宫里徘徊。”—伽利略


尼克尔·奥雷姆(1320—1382)

发明新的数学工具————用图表描述“墨顿法则”

center 50%


1450年左右,欧洲,机械化活字印刷机————改变思想和信息流通方式


对自然现象的重新重视

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总结


达芬奇————投入大量精力感知自然设计的精妙


1654,伽利略
center 50%
伽利略·伽利雷,由佛兰德艺术家贾斯特斯·苏斯特曼斯绘于1636年


重视实验————验证观点正确与否

重视探索————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反思思路

重视量化


设计出一个好实验的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知道这个问题的哪些方面是重要的,你要保留,哪些方面你可以安全地忽略——以及如何解释你的实验结果。


“我们必须摆脱这些困难。。。在经验带给我们的局限性下,制造没有阻力的条件发现并论证这个定律,……使用它们并把它们应用(到现实世界中)……”————伽利略用实验验证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


思想实验:船舱中的抛球游戏,反驳亚里士多德的抛射物问题解释(空气颗粒的不断推动)

伽利略发现惯性定律


我们倾向于把科学的发展看成是一系列的发现,它们通过一些单独的、拥有清晰和非凡视角的学术巨擘的努力一个引导着另一个出现。但学术史上那些伟大发现的视角通常是含糊的,而不是清晰的,相较于传奇故事,或者发现者自己经常希望去承认的那样,他们的成就更要归功于他们的朋友和同事——以及运气。


望远镜的(偶然)发明
1610年3月,《星空信使》,畅销书,改变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与宗教的宣传相悖


“他(伽利略)不仅照亮了佛罗伦萨,也照亮了全世界和整个世纪。从这个非凡的人物身上,我们获得的辉煌要比从几乎所有其他普通哲学家身上获得的辉煌还要多。”


牛顿!!!

受目的驱动的自然观—》受数字驱动的宇宙观

世界可被精确预测


“在相同的公式中囊括宇宙中最大的天体以及最小的原子的运动;对牛顿理论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确定的,未来,就像过去一样,将会展现在它的眼前”


好奇心,对宇宙本质的探究与宗教信仰结合

对《圣经》进行数学分析


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质疑,采用精确推理方式思考


记笔记


瞬时速度—微积分的发明


所有物理学家以及所有革新家的错误观点比正确观点还要多,如果他们非常擅长做自己所做的事情,他们也同样拥有疯狂的想法,而这些才是最好的那种——当然,只要它们是正确的。


“想有一个伟大的点子,那就多去想些点子。”–爱迪生


任何一个革新家在走上金光大道之前都会钻进更多的死胡同,如果担心走错方向而停滞不前,你永远不会到达某个有意思的地方。


1669-1684,孤立的研究,炼金术


1684,与哈雷的见面。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如何在数学上证明它?


1684.11 《论天体在轨道上的运动》
1684.11-1686.5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重力的观点并不是苹果引发的顿悟,而是在撰写《数学原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运动三定律:

  1. 惯性
  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力的相互性

用定律解释自然现象


“这些原理在我看来,并不具备神秘特质……而是自然界的普遍定律……它们的真理以各种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尽管它们的原因目前尚未被发现。”


这里长眠着艾萨克·牛顿爵士,他凭借近乎神圣的思考力,以及他独有的数学原理,探索了行星的轨道和形状、彗星的路径、大海的潮汐、光线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颜色的性质,这一点别的学者之前从未设想过。他用勤奋、睿智以及忠诚诠释了自然、历史和《圣经》,他以他的哲学思想维护了全能和仁慈的上帝的威严,并通过他的举止传达了《福音书》的简朴。人类应该为他们中间曾经存过这样一个伟大的装饰物而感到欣喜!他生于1642年12月25日,殁于1726年3月20日。—牛顿的墓碑


对物质构成的探索————化学


实用性:

  • 防腐

  • 炼金


物理与化学的区别

化学家需要一定的勇气

化学具有一种求知和征服物质的高贵品质


化学研究的难度————难以从肉眼看到的现象推断物质构成


帕拉塞尔苏斯的新式炼金术————用药物治疗疾病

化学一词的由来


怀疑主义:
英国皇家学会:不要把任何人的话当作真理,尤其是“别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真理“


罗伯特·玻意耳(富二代)化学实验室

气不是元素,而是由不同成分构成


测量手段的进步————仪器

18世纪晚期,集气槽


普里斯特利 1733—1804

对燃烧中气体的研究,但还固守“燃素”


安托万·拉瓦锡(1743—1794)(20岁继承大笔遗产)

化学是“建立在极少数事实之上的……由完全不一致的观点和未经证明的假定构成的……未曾被科学逻辑触及的”主题


采用量化方法,改进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发现氧气


质量守恒定律

将化学变化视为元素的组合和再组合的过程


发明了一种根据元素构成来命名化合物的标准体系

《化学纲要》


人们经常会提及“科学长征”,但科学并不会自己往前走;是人在推动它向前发展,和行军相比,我们向前发展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接力赛。并且,这是一场相当古怪的接力赛,因为那些接棒的人经常会向上一个赛跑者意想不到,也不会认可的方向前进。


约翰·道尔顿(1766—1844)


在实验室中可以进行的测量来计算原子相对重量的方法

《化学哲学新体系》 5/916


元素可以由原子质量来区分,原子质量与物理性质有什么关系?


已经完成的科学理论在经过详细论述后看起来似乎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创造它们通常只能依靠巨大的毅力。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1834—1907)

“戒除空想,专注工作,放弃空谈。耐心寻找上帝和科学的真理。”

依靠直觉和信念的坚持


每一个伟大发现和创新都源自人类洞察力和幸福环境的结合。

元素可按族划分的观点在19世纪60年代传遍了欧洲


契机:按一定规律讲授化学

构建”周期表“,过程足够艰辛(人们不理解原子质量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很多元素并不存在)

那些成功的方案远远没有那些不成功的方案数量多,错误的方案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


“元素周期表”————化学家版的牛顿定律


第三部分 超越感官


原子是否存在?


我们如何“看见”原子?


肉眼——————望远镜显微镜——————统计观测数据


“我的座右铭永远都是:提前仔细思考每一步,但接下来,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承担这份责任,不要让任何东西阻止你。” ——————普朗克


在科学领域,有太多普通的人提出普通的问题,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会做得不错。但最成功的研究人员通常是那些提出古怪问题的人,这些问题没有人想过,或者被其他人认为没有意思。因为他们引出的麻烦,这些人会被看作是异类、怪人,甚至是疯子——直到他们被认为是天才的那一天。


黑体辐射现象

采用经典牛顿力学不能解释


普朗克反方向出发,总结一个经验公式,完美符合实验数据(亨里奇·鲁本斯)


公式需要解释————求助原子假设(路德维格·玻尔兹曼)

对于和自己的成见相左的观点的开放态度就是科学应该如何去做的方式


用费解的理论解释费解的猜想
普朗克常量————量子理论的诞生


1900年,主流物理学界并不兴奋,量子理论此时只是假说,比较符合实验,物理学家还是希望找到连续描述世界的方法(詹姆斯·金斯)。


人们倾向于继续相信他们一直相信的东西。

“科学新真理并不通过说服反对者来取得胜利, 而是因为它的反对者最终都将死去,而熟悉它的新一代将会茁壮成长。”

“”


“吸引人们投入到艺术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最强烈的动机是他们可以从日常生活里那些让人痛苦的粗鄙和毫无希望的枯燥中逃离……每一个动机都让这个宇宙和它的结构成为他情感生活的支点,从而以这种方式寻获平静和安全感,而这些是他无法从个人经历的狭隘旋涡中找到的。” —爱因斯坦


1905年,爱因斯坦奇迹年,三篇论文:

  1. 狭义相对论(麦克斯韦方程,光速不变下的推导)(对牛顿理论的修正)
  2. 原子(解释布朗运动)
  3. 量子(解释光电效应)(离散的特性视为辐射本身固有的属性)(波粒二象性,宏观的波动,微观的粒子,水)

在最精密的科学中引入真正的新概念在某些时候就必须得冒险————普朗克评价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赋予新生代思想家勇气,让他们在考虑挑战旧有观念时更加容易


理论物理学一种令人陶醉的吸引力是,新的观点有可能会对我们的思维乃至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你想到的或者偶然发现的一个观点具有如此强大的能量,以至于它远远不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小秘密,而是某个改变你的同事————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看待宇宙方式的东西。


研究的前沿笼罩着一片迷雾,任何积极活跃的科学家在沿着无趣或没有希望的探索之路前行时一定会浪费精力。但成功的物理学家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有选择既具启发性又可以被解决的问题的窍门(或运气)。。。


光量子理论在爱因斯坦提出的10年中一直没有进展。。。

直到。。。


技术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理论进步之所以能够实现,只是因为技术创新赋予了实验家探索涉及原子的物理过程的能力。


助手盖革和大学生马斯登的发现


卢瑟福原子模型


这个模型在经典牛顿理论下不稳定!!!


大多数理论并不是宏大领域的决定性理论,而只是用以解释一种特定情况的具体模型。因此,即使它们有缺点,并且某种模型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失效,但它毫无疑问是有用的。


尼尔斯·玻尔(1885—1962)

解释卢瑟福模型的稳定性问题

在1913年与一个朋友偶然的聊天后才最终定型


量子化是解释卢瑟福原子稳定性的关键

    ————因而也是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关键

爱因斯坦的评价:他之前有过类似的想法,但由于这些想法“极其新奇”,他没有勇气发表它们。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英国物理学界一位重要的老前辈瑞利勋爵:
“年过七十的人在表达对于新理论的看法时不应该草率”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

公司文化(重视什么?共同信念?决策方式?企业的价值)不空谈,在具体中体现

- 工程师文化
>    与同事多沟通(自主空间,但拥挤,混乱),尊重员工,给员工控制权,让员工感到快乐自由平等
- 聚焦用户
>    不作恶

没有商业计划

- 商业计划一定是错的,摸着石头过河
- 基础不变,基本原则不变(文化)
- 工程师思维:技术洞见(想想5年后的世界),平台开放

人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 工程师文化的体现,招人是CEO最重要的事,找精英
- 找比自己聪明的人,找有趣的人,找自我学习的人,找有激情的人
- 宁缺毋滥

用数据做决策

- 工程师文化的体现,不用“我觉得”
- 警惕全体通过,一定要有反对意见
- 设置终止时间,在行动中决策(见2)

公开透明

- 工程师文化的体现,精英文化
- OKR目标与关键成果
- 公开每个人的OKR
- 一周摘要
- 制造共同话题(多交流)
- 正确的信息轰炸(有真情实感,及时回复邮件)

创新

- 工程师想法+实践!
- 想得够大,在数量级上的提升,从根本重新思考问题(第一性原理)
- 20%自由时间
- 每周演示日
- 从失败中学习,快失败

1
2
3
4
5
6
活在未来!!!多想想5年后的世界!
10年前,2008年,生活上,诺基亚手机,屏幕彩色,能听歌就很不错了,技术上,图像识别效果一点也不好
5年前,2013年,生活上,安卓苹果手机开始普及,小米刚起步1年,滴滴正在与快的竞争,没有共享单车,快递还不发达,不怎么用京东,手机支付不是很方便,技术上,深度学习刚露头角,大数据开始,传统特征提取开始衰亡
今年,生活上,全智能机时代,滴滴独霸,共享自行车快灭了,京东,送餐,快递发达,全手机支付,智能语音音箱,技术上,全深度学习,AI普及
发展趋势,智能终端时代,生活越来越方便
5年后,如何利用现有技术使生活更加方便(《必然》)

《非暴力沟通》

from 得到听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OkBpX1Tfgo


现象:

语言暴力的沟通方式

  • 道德评判,贴标签
  • 与他人比较
  • 逃避责任
  • 强人所难

深层原因–价值取向

对自己的看法–消极,冷酷,苛刻

对世界的看法–优胜劣汰

所以:
要相信人本善

怎么做

  • 修行—用爱感受这个世界
  • 四个要素 平等尊重的语言

    观察 感受 需要 请求

《如何学习》

from 得到听书

使用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高效学习


遗忘是记忆的帮手

  • 适当忘记,可以过滤次要信息,先损耗后加固
  • 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
  • 肌肉锻炼,越用越能提取出来

先考试后学习效果更好

  • 提前考试可以事半功倍
  • 考试是记忆提取练习

应用:

  • 带着问题去学习
  • 会议前的清单

被打断反而更高效完成工作

  • 餐馆服务生效应
  • 被打断会让大脑记住重要的事,捕捉环境中相关信息
  • 在瓶颈时放下手上的工作,换个环境

交替式练习

  • 还原真实场景,有效面对意外挑战
  • 新学的与掌握的东西放在一起学

《大国宪制》

为什么会有大一统的中国?


观察事物的角度

生物学演化视角。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评价当时的制度。回到这段文明历史生成的现场。


与欧洲与印度对比,为什么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阶级分化那么严重?而中国没有?

为什么欧洲地势条件更容易统一,中国有大山大河阻隔,而中国却大一统,欧洲却小国林立?

题目中“宪制”的意思,不是宪法,而是指怎么用一系列制度,观念,习惯,道德文化去构造,建成一个国家。

这本书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是,中国怎么用一系列制度,观念,习惯,道德文化去构造,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底层因素

怎样成为大国

大国的要素:超强组织性,内部的认同感,崩溃后的复原能力

中国怎么会有这些要素

中国祖先的生存压力:1. 水患 2. 北方游牧民族的安全压力
1. 治水需要领导力,需要服从,需要团结————超强,跨地域的领导权威
2. 对抗北方游牧民族,需要联合,集体安全防护机制,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早熟


上层建筑

有领导,那么就有权威,就有领导者,领导者如何交替?

首先,宗法制,家族继承管理,家国同构,用血缘为主要纽带组织政治结构(人类的本能)

——宗法制问题:大规模国家,挑战更大。最初宗法制是兄终弟及(古代人寿命短),但结构不稳定

解决:嫡长子继承制。优点:权利和财产传承清晰,统治权转移频率低,对在位统治者也是约束,压缩了野心家的空间。

——嫡长子继承制问题:1. 统治者水平靠运气。2. 出现政治无望的“皇叔”“王爷”如何安置?

解决:
1 官僚制。用一批组织起来的政治精英辅佐君主管理国家。
2 分封制。安置亲属(如西周)。——问题:几代后都不认识。
解决:礼制。常回家看看。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宗族召集在一起举行祭祀祖先的典礼。加强部族内部凝聚力。


基本制度

古代中国领导管理采用什么样的基本制度?

现代化国家的整合手段:全国范围选举,司法系统。但古代社会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所以要采用节省成本的方式:家国同构,即将家族治理的制度移植到国家治理中。

基层自治(靠伦理道德,乡规民约,传统习俗(具有模糊性(处理复杂事务),针对性(就人性缺陷有针对的安排,例如强调父慈子孝),对等性(责任平等)))——〉老人,族长有权威——〉孝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把家族治理方式拔高延伸到整个超大型国家组织的建构过程。


基层角度

古代中国基层社会主干是孝为主的关系社会,主要风险是什么?为了防范这个风险有什么制度安排?

都是熟人社会,异乡人很容易认出,不存在个人打劫。人们也没有大宗财产,没有偷盗。

最大的风险:男女关系——〉防范情欲是设计制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不允许自由恋爱,家长包办——〉村落小共同体,自由竞争会导致强烈冲突

同性不婚,外婚制——〉维护宗法制度,避免夫妻产生矛盾演化成宗族内部矛盾。远嫁也给受到天灾的人提供一种备份手段。

夫为妻纲——〉妻子的社会网络以丈夫的为准。

如果自由恋爱,允许脱离社会网络,即私奔。

目的:维护社会稳定。


行政管理角度

如何避免地方割据?

困难:交通不便,通讯手段少,调兵速度慢,地方自己认同感强

但中国古代地方割据反抗中央几乎没有成功过。

解决方式——行政区划:不完全按照山川河流自然分界线去划分,而是在此基础上犬牙交错。刻意的错是政治目的。(将四川的汉中划给陕西,将原来的江南省垂直分成安徽和江苏,地图的学问)


军事角度

古代中国为什么都有一只常备军?

建国需要,防御北方游牧民族,防御内部潜在割据力量

但常备军是双刃剑,有可能颠覆政权,怎么处理?

打天下靠军队,治天下不能靠军队。打完天下如何处理有战功的功臣?

——靠皇帝的权威。(狡兔死,走狗烹;杯酒释兵权)

维持常备军,军费怎么筹集?

解决之一:屯田制,军队自己耕作

解决之二:募兵制,朝廷出钱养兵

解决之三:府兵制,寓兵于农

解决之四:卫所制(明朝)

在减轻财政负担与维护中央政府安全之间不断调整平衡

军队管理如何分权?(指挥权,行政权,财权)

又是两难问题,各个时期都在不断调整。

关于军事,古代中国有什么独创成果和阶段性积累?

长城

一种垄断性技术,对游牧民族没有用,对汉族文明很有用。驻兵和预警。


文化角度

地区有方言,但使用的文字是相同的。中国汉字是如何统一的?

秦始皇:“书同文”

其他朝代:编字典,《尔雅》《说文解字》《玉篇》《类篇》《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简化字方案》

编字典的意义:

农耕时代基层社会不需要文字,只有国家需要文字,文字是国家的神经系统。逻辑:

国家——官僚系统——政令上传下达——载体:统一的文字

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大国各个地区之间如何交流?

“语同音”

在官僚精英中普及官话——不在本地当官——官员无法直接与百姓沟通,属吏使用本地人(相互制衡)

推广官话,只在正式场合说,可以树立软权威

从时间角度看,书同文与语同音的意义?

“想象的共同体”——文字可以形成所有人的共同想象,这是中国维系统一的重要因素。

我们都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从时间上都是连续的。

一个国家的历史非常重要,历史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的共同记忆。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什么?科举制?科举是为什么从隋朝时候开始,前面朝代为什么不用科举?科举对形成统一国家的意义?

科举制为什么这么难以形成?古代大国信息沟通不顺畅,如何发现人才,如何验证人才,如何比较人才?这些问题都很难。

如果中央不能发现和使用人才,就会被地方使用,那可能会引起地方割据。

限制:信息不畅,演化出科举制

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划定考试范围。汉代没有纸张,实行推举制和察举制——逐级选拔机制

如何发现人才?人才自下而上自己推荐(参加考试)

如何验证和比较人才?使用八股文(第一关,从受限中剔除差的)从底层锻炼(第二关,从实践中筛选更好的)

科举制也是政治博弈的手段,朱元璋设南北中榜。(高考各省分数线不同,世界杯各大洲名额分配)

统一度量衡在大国统一中的作用?

收税的标准,给官僚发放俸禄的标准(官僚制度的基础)

没有度量衡用什么?井田制。

度量衡提供一套数据信息技术,让管理变得可能。(不能量化的东西是不可管理的——德鲁克)

公民是什么?中国为什么没有公民?

公民是西方的产物,起源于希腊城邦,是城邦里有选举权,参与政务,担任公职,当兵打仗的人。公民有权利也有义务。公民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增加内部凝聚力,区别于外人。

中国天下一统,不能靠公民概念里的内部凝聚力。中国主要靠家国同构。中国强调包容。


总结:从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角度看中国文明的发展。

环境的选择压+人物的意志与创造性

皇帝制度的历史使命:作为精英的枢纽(维持统一),完成超大规模公共事务(维护国计民生,都江堰,运河,长城)

文明是副产品。

一个群体长期看起来的愚蠢,实际可能是当时情况下的唯一选择,因为别无选择,看似愚蠢,实则是智慧。
在规定的范围内把事情做好,恰恰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也许就是八股文的价值所在。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