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得到》万维钢 精英日课1

学历史的作用是让我们更自由

  • 历史不是让我们背诵年代和历史事实,而是让我们知道历史发展的无限种可能
  • 每个历史人物的决策都是在当时他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决策,从决策我们可以推断他所处的历史环境
  • 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与古人的思想有所交流,时代在变,人性变化很小
  • 我们要想知道未来去向何方,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是如何到这里的
  • 书上的历史都是人对当时的各种猜测中比较合理的一种
  • 历史有主观也有客观,完全客观不可能实现,因为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主观只能猜测,因为我们无法深入人心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意识吗?

  • 意识是什么?感受?一种涌现?
    很多哺乳动物也有意识。

  • 人其实并不需要意识,我们其实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流程去行动就可以了,意识是一种副产品。

  • 人的意识是感觉,想法和欲望的集合,每时每刻都在脑海中生灭。

  • 我们的决策是欲望谈判的结果。

虚构

  •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虚构想象的能力,我们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事物
  • 还有共同想象(互联主观),这就产生了神,宗教,国家,公司,货币。。。道德律。。。信仰。。。价值观。。。
  • 虚构比现实更有力量,虚构的事物越来越重要
  • 虚构使人可以大规模协作,这是人进步的源泉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 人文主义是当代最大的宗教(人类的共同想象)

理性在哪里???

自由主义

  • 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感受最重要-〉尊重人的意愿(当前西方主流价值观)

  • 人文主义的三个分支:

自由主义 〉人人平等,每个人的意愿都平等

社会人文主义 〉不强调个人,强调集体和组织

进步人文主义 〉优秀的人的意愿更应收到重视,人其实不平等

  • 中国价值观 〉家族为本
  • 古代价值观 〉以神为本,万物有灵

我是谁

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吗?

  • 自由意志是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基础,但科学在证明我们可能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
  • 人类的反应只是物理和化学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意识只是反应的快捷方式
  • 左右脑研究证明一个人至少有两个自我,体验自我与叙事自我
  • 叙事自我是人的发言人而已,负责给我们的想法做一个解释

未来的三种人

  • 人类摆脱了饥荒,瘟疫与战争,在追求其他目标:获得幸福,永生,寻找人的意义
  • 人文主义在崩塌,我们需要新的意义
  • 技术发展会让机器帮人类做决定,机器算法从建议开始,到代理,再到主宰。
  • 因为人的体验(自由意志)没有意义,所以会出现无用的人,没必要获取他的体验
  • 作为个人无意义,作为群体有些意义
  • 神人,控制算法的人,可以给自己做基因改造,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升级。。。

万物之网

  • 数据教:让所有信息流动

收集人类的所有体验与信息,每个人存在的意义在于给万物之网提供独特的体验

《暗时间》

刘未鹏


关于思维的一本书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吗?


什么是暗时间?


CPU的运行状态


人的运行状态


用多少时间来思考?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沙子的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深入思考的时间,反思时间,就是我们的暗时间


如何增加暗时间?


减少任务切换


增加专注状态时间


提高抗干扰能力


《生命中最简单却又最困难的事》

  • 鱼问:水是什么?

最明显,最普通,最重要的关系,往往是最难发现,也最容易忽视的。

  • 在繁琐的生活中时刻保持警醒,你不是宇宙的中心,体谅他人,你改变不了事实,可是你有改变你想法的自由。往积极的方面去想,你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生命安宁——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本书主要讲述到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到心理技巧以及在生活中到应用

第一次听到斯多葛还是在得到上,王烁《30天认知训练营2018》

以前一直很欣赏一句话:

1
2
3
4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其实就是斯多葛思想的一个注解


这本书回答两个问题:

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生活?

  • 从自身挖掘快乐。

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 体会生命的安宁

斯多葛的心理技巧

  • 消极想象
  • 控制三分法
  • 宿命论
  • 自我否定
  • 反思

这些都是通过理性思考去证明是有用的


消极想象

解决问题:

如何做到满足于现实?常知足?

因为:

  • 做最坏的准备,才能勇敢面对

  • 想象失去珍视的事物,才能更加珍惜

1
2
3
4
5
我们应该这样生活,仿佛此时此刻就是我们的最后时刻。——塞涅卡
在度过一天时,我们应该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虑一下“我们不会永远活着”,以及“因此这一天就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天”的事实。让我们欣赏这一天的精彩,并让我们有机会用活动来填满这一天。让我们在为明天思考和做计划的同时,记着欣赏今天。

人类的一切事物,都是短暂的和可以消亡的。——塞涅卡
我们所珍视的事物,就像树上的树叶一样,风一吹就有可能掉落。

通过思考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非永恒性,我们被迫意识到,每次做某事时,我们都可能是在最后一次做这件事。

所以希望我们用心去做每一件值得的事情。


控制三分法

解决问题: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方法:

将事件分为能控制的,不能完全控制的,可以控制部分

这样可以:

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尽全力去做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1
2
任何无意义的事情都是不值得做的。——马可 奥勒留
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更好的做法是只要那些你确定可以获得的东西。想要不是由我们决定的事物,即便最终得到了它们,也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宁静。

我们完全能够控制的事物:我们的意见、冲动的念头、欲望和厌恶; 我们的目标; 我们选择的价值观;

做任何一件事情,需要区分内在目标与外在目标。例如与人比赛,外在目标是赢得比赛,但这是我们不能完全控制的,内在目标可以是尽己所能的发挥实力,这恰恰是我们能控制的。

1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值得被爱。(内在目标)

宿命论
解决问题:

如何面对过去?

实际是控制三分法的推论

  • 过去的事情不可控制,悔恨懊恼无用
  • 未来才是真正可以控制的,尽力去做
1
2
3
一个优秀的人应该迎接命运的织布机为他织出的所有经历。——马可 奥勒留
知道自己同宇宙一起漂流沉浮,对我们就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安慰。——塞涅卡
不论命运之神为我们分派了什么角色,我们必须尽力来演好他。

思考过去,是为了吸取教训,构建更好的未来。

我们获得的事物之一,就是此时此刻。我们拥有的一切就是此时此刻。

1
注意所有那些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的东西。——塞涅卡

自我否定

解决问题:

如何面对快乐?
1
2
追求快乐确实就像追逐一只野兽一样:当野兽被追上时,它会转过身来扑向我们,并且把我们撕成碎片。——塞涅卡
强烈的快乐一旦被我们捕获,就会变成追捕我们的人。一个人捕获了越多的快乐,他就得为越多的主人服务。

普通人拥抱快乐,圣贤束缚快乐。

普通人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快乐,而圣贤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为了快乐。

同时:

我们应该生活得好像坏事已经发生了一样。

这其实就是一种反脆弱机制,可以增加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欢迎生活中一定程度的不舒适,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坚韧,以便抵御将来有可能降临的厄运。


沉思

综合上述的心理技巧,每天定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做深入的思考。(日三省身)

1
2
3
4
5
6
7
8
一天中什么事情扰乱了自己的安宁吗?
检视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事情的动机是什么?它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是由自己的理性主宰,还是由别的东西主宰?是什么在主宰我们?
我们是否进行了消极想象?
我们是否花时间来区分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完全不能控制的事情,部分控制的事情?
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将自己的目标内在化?
我们是否不沉溺于过去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
我们是否有意识的实践了自我否定的行为?

低调的践行斯多葛主义

1
继续,即使成功看起来没有希望。——马可 奥勒留

面对讨厌的事:

把它放到广阔的宇宙背景中,会使这件事的微不足道越加明显。


面对讨厌的人:

最大的风险是我们会憎恨他们;而仇恨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面对侮辱:

1
2
3
记住,侮辱你的不是那个辱骂或打击你的人,而是你认为他们正在侮辱你的这种判断。面对侮辱,伴随侮辱而来的任何痛感其实都源于你自身。——爱比克泰德
除非你希望如此,否则他人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只有你认为自己受到伤害时,你才受到了伤害。——爱比克泰德
困扰人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爱比克泰德

我们越不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不再以赢得别人的赞赏、避免别人的批评为目标来度过我们的生命。


面对悲伤:

1
只有理智才能终结我们的眼泪,连命运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塞涅卡

回顾性的消极想象:想象从未拥有那些失去了的东西。


面对愤怒:

假装生气,反向思考

从浩瀚宇宙的角度看这件事是否有什么意义。


面对名誉:

1
如果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取悦别人,那我们就无法自由的取悦自己。。。。我们将使自己变成奴隶。——爱比克泰德

我们希望保持自由,那么与别人相处时,就要注意对别人如何看待我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面对表扬赞美,付之一笑。

获得名声的代价非常高昂,远远超出了名声能够带给我们的任何益处。


面对奢侈:

当发觉自己想要某种事物时,我们应该停下来问自己这个欲望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如果是非自然的,那么要不要满足就应该三思而后行。

简朴生活,但不是苦修。可以享受财富,但小心不要沉迷其中。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1
一场追寻内心良质(道)之旅

古典认知与浪漫认知

理性可以把你带到很远,信仰可以带你返回原地,但此时的你已经与出发时完全不同(英雄之旅)

古典认知与浪漫认知如何结合到一起?

  • 古典是理性的,做一件工程,产品,要有关心的心,在细节中磨练内心,追逐内心的平静

  • 浪漫是感性的,是人对产品的感觉

良质即道

警句

  • 态度正确就不难,难的是态度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关于旅行
P3 旅游本身远比赶赴某一个目的地更加惬意
P106 有时候到达目的地还不如在旅途中
P138 到达目的地还不如在旅途中。我们已经旅行了好一阵子,现在即将到达目的地。当我将要完成这种短暂的目标,接着而来的会是空虚的感觉。
P172 开始旅行总是令人愉快的,即使你知道结束时的情形不见得会这样。

Chautauqua 肖陶扩
P6 我不打算在脑海里挖掘任何新的河道,只想把旧的想法疏通一番,因为它已经被腐败发臭的思想和陈旧观念堵塞。
P7 什么是最好的?

关于目标
P17 如果搭飞机抵达落基山,你只会觉得景致很美,但是如果你是经过几天辛苦的旅程,通过这一片大草原,才抵达落基山,那么你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那里仿佛是你的目标,是你的应许之地。

关于态度
P24 但是他们都没有投身其中,而保持冷淡疏离的态度,他们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关心它。
P25 我并不想仓促行事,因为仓促本身就是20世纪最要不得的态度,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所以我想慢慢来,……有了这种态度才能发现原因,这样才能仔细而且透彻地进行这件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关于怀疑
P29 这样一来,你就没有多少可以相信的了,但是唯有这样才是科学的态度。
P31 对于别人所相信的鬼魂,我们很容易无知而且自负地就进行攻击,但是对于我们自己心中的鬼魂,我们却非常无知而且盲目地信仰着。

关于阅读
P37 我先读一两个句子,然后等他一连串地发问,然后再回答他的问题,之后再读一两个句子,用这样的方法读古典作品很有用,它们一定是用这种方式写成的。有的时候整个晚上我们都不断在阅读、讨论,而往往只读了两三页,这是一个世纪以前的阅读方式……当时肖陶扩非常流行,除非你也这样做,否则你就不知道究竟有多么愉快。

关于个性
P40 一旦一辆车陪伴过你许多时光,那么对你来说它就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车子无法取代的。
P41 你会发现车子已经拥有了属于它自己的声音和节奏。……我想你可以称之为个性,每一部摩托车都有它自己的个性,也可称之为你对这一部车子所有直觉的总和。

关于风景
P44 你看看这样一片风景,然后看看地上的草,一切都妙不可言。但是一旦你用框子框住,美感就不见了。

关于瓶颈
P50 一旦遇到瓶颈,你只好停下来,仔细思考一番,看看是否有新的信息,然后出去逛逛,等你再回来时,原先隐而未现的原因就会浮现出来。

关于忽略
P51 有些东西你忽略是因为它们非常细微,但有些却是因为它们过于庞大。

两种事实
P52 在这里,你有两种事实,一种是你立刻感受到的艺术表象,另外一种是隐藏其中的科学道理,因为它们彼此不相融。。。这里有点问题。

关于肖陶扩
P63 必须向前追溯,愈向前追溯,你就愈需要继续追溯下去,一直到原先只是沟通上的一个小问题,最后变成哲学上的大问题。

古典认知与浪漫认知
P64 古典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而浪漫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
浪漫的模式主要有丰富的情感、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最主要的是情感而非事实。古典的思想往往依赖于理性和法则————它们是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形式。
古典认为表象是丑陋的,风格简洁,严谨,从混乱中找到秩序,所有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下
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轻另一种形式。
没有人会放弃自己所看到的真理,目前还没有人可以真正融合两者,因为这两者之间根本就找不到交汇点。
P110 古典的事实主要是理论的,但是也有它自己的美学,而浪漫的事实主要是美感的,但是也有它自己的美学。理论的和美感的是在一个世界之中的分歧现象,而古典的和浪漫的则分属两个不同的世界。

关于熟悉
P67 而他(斐德洛)的世界不容易为人观察清楚,并不是因为它很古怪,反而是因为它太平凡了。熟悉往往也会使一个人视而不见。

关于古典认知的工具
P69 这里有一把刀子在舞动,一把非常锋利的刀子。它是知识的利器,锋利到有的时候你几乎看不到它的运作。你认为这些组件就是这样的,而且各有命名,但是它们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名字或是完全不同的功能,这就看如何运用这把刀子了。
了解这把小刀是非常重要的,把精力集中在这把小刀的本身才重要。
(斐德洛)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这个世界分成许多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再细分下去,然后愈分愈细,一直分到他理想中的程度。。。一直切到最深处。他一直在追寻着一样东西,那才是重要的。
P86 古典和浪漫的分界,在这边我们看到车子的外观,这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方式;然而在另一边,我们就好像修理师傅一样,看到它的基本形式,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方式。这些工具的外形就有某一种浪漫的美在其中,然而它的功用却是全然的古典,因为它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车子的基本形式。

关于注意
P73 你知道有这些东西存在,但是你并没有全部注意它们,除非出现某些奇特的或是我们容易观察到的事物。我们几乎不可能全部意识到这些东西,而且把它们记住。那样一来,我们的心里就会充满了太多无用的细枝末节,从而无法思考。从这些观察中,我们必须加以选择,而我们所选择的和所观察到的,永远不一样,因为经由选择而产生了变化。我们从所观察到的事物当中选出一把沙子,然后称这把沙子为世界。

关于分辨
P73 古典的认知法就是针对这些不同的沙堆以及分类法还有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浪漫的认知则是针对分类之前的那把沙子。它们彼此互不相容,但是都是观察世界的方法。
如何把这两者融合为一,却不伤害到彼此。这种认知法就是直接把重点放在沙子的来源,也就是无穷的景致之中。

关于“鬼魂”
P75 斐德洛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去追寻鬼魂。他所探索的就是隐身在一切科技的背后,在所有现代科学、所有西方思想背后的鬼魂————也就是理性本身。

关于恐惧
P82 恐惧来自于你知道自己无处可逃。

应许之地
P83 现在我想我是一个开拓之人,正望着应许之地。

---

熟练的技术
P86 熟练的技术往往也是一连串推理的过程。

设计者的理念
P88 在我的眼睛里,我看到的是设计者的理念。约翰(浪漫认知,表象)认为我接触的是各种零件,实际上我接触的是各种观念。(古典认知,形式)

体系
P89 观念的结构称为体系。自古即为所有西方知识的基本结构。
P90 如果仅仅因为它们是系统,就要拆毁一座工厂或是改革政府,或是不去修理摩托车,那只是问责它的结果而非它的原因。如果只触及问题的结果,而不知道原因在何处,是不可能有任何改变的。
真正的系统、真实的系统,就是我们当前的系统观,也就是理性自身。如果把整个工厂拆毁了,而架构它的理性仍然存在,那么靠这个理性很容易就可以建造另一个工厂。
这就是所谓的摩托车,它是由一组钢铁制的零件所组成的观念体系。
摩托车基本上是精神的产物,他们把金属制成各种形状,把这一切都组合起来,但不能违背它运作的理论,然后让它们以实体来运作。

逻辑
P95 如何在这些体系中找到自己的路————那就是逻辑。
逻辑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由个别的经验归纳出普遍的原则。
演绎法,从一般的原则推论出特定的结果。

科学方法
P95 要解决一般思维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要通过你的观察和手册当中所提供的结构,不断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如此才能找到解决之道。这种交织混杂的正确程序,如果正统化,就是所谓的科学方法。
P96 你先拿出一个笔记本,把所有的状况都写下来,这样你就知道情况如何,问题要怎么解决。。。。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写下来,往往就在你写下来的时候,解决的方法就浮现出来了。
要把问题正确地写下来,起码要兼顾到六个方面:
- 问题是什么
- 假设问题的原因
- 证实每个问题的假设
- 预测实验的结果
- 观察实验的结果
- 由实验得出结论
我们最主要的就是要求准确地思考,否则的话,很容易就会失败。
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准确地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不会误入歧途。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科学和机械方面的研究总是显得非常沉闷而小心谨慎,如果你很草率或者面对科学材料的时候怀有浪漫的想法,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它蒙蔽。即使你不给它这样的机会,仍然有可能会发生。所以在研究科学的时候,一个人必须非常地谨慎,而且严守逻辑的法则。不要在逻辑上面摔跤,否则整个科学结构很快就会垮下来。只要你的推论稍有差错,你就会陷入无底的深渊当中。
在科学的思考当中,第一步就是要把问题写下来,其中主要的技巧就是只有你确实知道的东西才写下来。
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地记录下来,能节省你不少时间,也不至于完全走迷了路。所以科学问题从表面上看来往往非常枯燥,为的就是避免将来可能产生的错误。
第二步把你所能想出的假设都写下来,以后再运用实验测试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又是错误的。
第三步是实验,用实际行动去证实他的假设。一个实验并不会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就被称为失败了,只有它的结果无法测出假设的真假时才会被称为失败了。在实验中使用到的技巧只是证明假设而已,既不可以多使用一点也不可以少使用一点。要设计适当的实验,必须仔细推想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
最后一部分就是做结论。最重要的是把实验的结果写下来,既不可多写也不可少写。
问题要问对,也要选择对的实验,然后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劳力是(维修)工作中最轻松最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工作就在于仔细观察和精确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技术人员往往显得沉默寡言,甚至在做实验的时候有些畏缩。他们不喜欢在做实验的时候讲话,那样就无法专心地思考问题了。他们借着实验推论出问题的结构,然后与心里正常的运作结构相比较,所以他们看到的是基本形式。

P100 。。。来到寂静的高山,在这里你极目远眺,透过静谧清新的空气,愉快地描摹永恒宁静的山色。(爱因斯坦1918年的演讲)

P101 他每天努力不是靠刻意的筹划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动力。

关于假设
P101 所有的科学方法里最神秘的就是假设的形成。
P102 能够解释任何既有现象的理性假设有无穷个。。。这条定理完全摧毁一切,因为它否认所有科学方法的效用。
如果科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从一大堆的假设中选出正确的,然而假设出现的速度远远超过实验所能处理的速度,那么很明显地就来不及证明所有的假设。如果不能够证明所有的假设,那么任何实验的结果都变得很不可靠。这样一来,整个科学的方法就缺乏建立实证知识的目标。
P104 运用科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从许多假设当中找出正确的一个,这就是科学的目的。然而我们从科学的历史来看,事实恰恰相反。各种资料,史料、理论和假设不断大量地增加,科学把人从唯一绝对的真理,引向多元、摇摆不定、相对的世界,是造成社会混乱、思想价值混淆的主要元凶。而这一切现象原本是科学要消灭的。

理性的缺憾
P104 引起我们目前社会种种危机的原因是理性天生的一种缺憾。除非这种缺憾能得到弥补,否则危机会一直存在。我们目前所谓的理性模式并没有把社会带向更美好的世界,反而离它愈来愈远。。。
在情感上是空虚的,在美学上没有任何表现,而在灵性上更是一片空白。

心灵的高山地带
P114 (庄严的美感)来到心灵的高山地带,一个人必须习惯不稳定的稀薄空气,还有大量的问题以及各种假设的答案。这种情形会不断地扩大,一直到这个人几乎无法控制,因而迟疑是否要接近它,因为他害怕很可能会在其中迷失,而且永远找不到出路。
P114 而真理究竟是什么?你怎样知道自己拥有它?我们究竟如何能有真实的认知呢?是由一个我或者是灵魂去认知的吗?或者这个灵魂仅仅等于另外一种感官?现实基本上是在不断地改变吗?或者是永远不变……当你说这个东西就表示这个东西的时候,这又是怎样的意思呢?
P115 你想得愈用力,走得就愈慢。

大卫休谟
P117 一个人如果能够遵循经验中最严格的归纳和演绎的思维,就能够认识世界真正的本质,而得到某种结论。
P117 认知来自于人的感官。
--->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的问题
P117 问题一,如果我们所有的只是都来自于感官,那么给与这些感官知识的本体又是什么?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来自于感官的印象,而且本体又没有感官的印象存在,所以就很自然地推论:本体并不存在,它只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完全出自于我们的内心。
P117 问题二,如果一个人假设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感官,那么哪一个感官接收了因果关系的知识?

休谟的解答
P118 我们的感官世界中没有所谓的因果关系,就像本体一样,它只是当许多事件不断重复发生时我们所想象出来的法则而已。。。自然和所谓自然的法则只不过是我们想象的产物。
除非你同时拒绝经验论的理性本身,然后退回到中古世纪的经验理性,否则没有办法拒绝休谟的理论。

康德
P118 康德企图使科学的经验主义逃离被自身逻辑吞噬的命运。
“毫无疑问地,我们所有的知识开始于经验。”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完全来自于感官,“虽然所有的知识开始于经验,但是知识的累积并不是全出自于经验。”
P118 许多知识并不是来自于感官。例如:时间。时间是一种直觉,当人心接收外界的讯息时,时间必然已经存在于心中。空间也是一样。这种直觉早已存在于人性之中,所以它并不是由外界所引起的,或是由外界赋予它生命。当我们接收外界的讯息时,它提供一种审查的作用。我们认为的现实,其实是由这种直觉的观念与感官不断接收到的各种讯息相融合而成。
P121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探讨我们如何得到这种直觉的知识,以及如何运用它。这种直觉的思想和感官的认知是分开的。


P128 逻辑就是把主客观分开,所以逻辑不是最高的智慧,想要消除因划分主客观所产生的幻觉,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生理、精神和情感上的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许多修炼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禅”了。

大学的本质
P134 真正的大学并没有特定的地点,也没有校产;既不支付薪水,也不接受物质的报酬。真正的大学是心灵的世界,是多少世纪以来流传给我们的理性思想,它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建筑物之内。这种心灵的世界,许多世纪以来都是通过一群所谓的教授所传递的,而教授这个头衔并不属于真正大学的一部分,大学的本质在于流传下来的理性的自身。

理性教会
P136 斐德洛对理性缺乏信心,因而才会有这么狂热的态度。
P137 很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斐德洛对教室里坐在后排表现差劲的学生有着深切的认同感。他们脸上的轻蔑神情,就和他对整个理性知识的教育所持有的态度一样,两者的差异在于,他们是因为不了解所以轻视,而他则是因为了解所以轻视。他们因为不了解,所以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必然失败,而余生将永远记得这场痛苦的经验。而他从另外一个角度产生了狂热的使命感,觉得自己必须贡献力量做点什么,这就是他为什么会十分严谨地草拟理性教会的讲词。

心平气和
P148 我家里有一份说明书,它为科技方面写作的水准提升开拓了一个伟大的领域。手册一开头就写,组合日制自行车需要心平气和。
P149 事实上,要心平气和并不简单。那是整个事情的灵魂,保养的良好与否就取决于你是否有这种态度。我们所谓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正是心平气和的具体表现。最后考验的往往是你的定力。如果你把持不住,在你维修机器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把你个人的问题导入机器之中。
P150 科技原先就假定只有一种正确的方法。然而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一旦你可以选择千百种组合的方法,就要同时考虑到你和机器之间的关系,还有你与外界的关系。这样一来,整个工作就需要把你的心灵状态和机器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内心的平静。
P150 老手根本就不会照着指示去做,他边做边取舍,因此必须全神贯注于手上的工作,即使他没有刻意这样做,他的动作和机器之间也自然地有一种和谐的感觉。。。机器和他的思想同时不断地改变,一直到把事情做好了,他的内心才真正地安宁下来。

艺术
P151 把艺术和科学分离是完全违反自然的,两者分离太久了。你必须像考古学家一样,不断追溯到两者最初分离之处。
P152 并不只是艺术和科学,而是想超越理性和感情的对立。科学的问题在于它并没有和人的心灵连在一起,所以在盲目之中表露出它丑陋的一面,因而必然引起人们的厌恶。

拓展理性
P152 大家注意到科学所产生的丑陋现象。。。开始反对工业所带来的污染,反对一切科技化等等。。。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现存的思想无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因为理性的方法不可能解决理性自己所产生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是抛弃或否定理性,而是拓展理性的内涵,使它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
P153 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将理性拓展至科技丛生的丑陋面上去。困难在于,一定要从根本做起,而不是光在枝枝节节的地方扩展理性,从而徒劳无功。
P153 我们活在一个价值混淆的时代,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过去的古老观念已经无法应付新的状况。曾经有人这么说,真正的学习来自于四处游荡。你必须先停止拓展原先的知识,四处游荡一阵子,直到碰到一些事,能够让你拓展原先知识的根基,才会继续前进。
P153 当你回顾过去三千年来的历史,就会后知后觉地以为发现了事情的因果关系,但是一旦你去查考当代的史料,就会发现这些原因在当时往往并不明显。
P154 进入超越理性的领域。我认为目前的理性就好像中古世纪认为地球是平的一样,如果你走到尽头,很可能就会掉到深渊里变成疯子。。。而目前的状况是,每一年我们都发现,传统的理性愈来愈无法处理现有的经验,因而造成目前世界上价值十分混乱的现象,结果愈来愈多的人开始研究超越理性的世界。比如说:占星术、神秘主义、吸食毒品等等,因为他们觉得传统而又严谨的理性无法处理现实之中的经验。

严谨的理性
P154 分析、辩证法的理性。在大学里,理性被视为了解世界的全部基础。
P155 道理————它来自于严谨的理性,无法掌握艺术的现象。大家一直想要从理性当中,找到能够涵盖抽象艺术的理论,但是答案并不在理性的枝节当中,而在根本。
P155 严谨的理性来自于古代的希腊人。他们听到风的声音就能够预测未来,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为什么支持理性的人,却去做超乎理性的事呢?。。。我们整个的知识体系就源自于他们研究的结果。然而我们尚未了解产生这些结果的方法是什么。

写下来
P156 反正你应该写下来,但是不要想做得很完美。

修辞学
P160 这些规则是作品写好之后才找出来的,作者不是依照这些原则来写作。。。这些学生想要模仿的作家,原先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原则,只是把他们认为对的东西写下来,然后再回头看看是否有问题,如果修辞不妥,可以再修正。
P165 没有任何一位作家是依靠这种严谨、有条理、客观而又讲究方法的步骤在写作。而这却是理性所要求的。
P166 僵化的文法。这一部分早该作废,但是仍然存在。你必须要有正确的拼写、正确的标点以及正确的用词。。。没有人在写作的时候还会记得那些琐碎的事,这些就好像餐桌上的繁文缛节一样,不是从真正的礼貌和人性出发,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像绅士和淑女一样表现的欲望。

**良质**
P167 你知道它是什么,然而你又不知道它是什么。究竟良质是什么呢?它是什么呢?

---

关于登山
P169 实体的山往往能象征人们灵性长进的路。那些在我们身后山谷里的人们,大部分人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过,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很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有一些人则是靠着有经验的向导,他们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够很顺利地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但是还有另一批人,不但没有经验,而且不太相信别人的经验,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其中很少有人能成功,但是总有一些靠着自己的意志,运气还有上天的恩典而做到了。
P169 那些成功的人要比别人更明白,其实登山并没有唯一或是固定的路线,有多少这样的人物就有多少条路。
(本书目的:开拓一条到达灵性高峰的路径。)
P169 在这个太空时代,天堂在上的意义已经逐渐消失。将丧失它们的日常意义,甚至算是封闭了,但是这并不表示山已经消失了,它仍然在那儿,只要人有意识它就存在。
P185 如果你只是为了爬到山顶,这种目标是很肤浅的,维持山的活力是靠周遭的环境,而不单单只是山顶而已。
P191 对没有辨识力的人来说,自我的爬山和无私的爬山看上去可能都一样,都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呼吸的速度也一样;疲惫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休息够了又会继续向前行。但是事实上两者多么不同啊!自我的爬山者就像一支失调的乐器,他的步伐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也可能失去欣赏树梢上的美丽阳光的机会。在他步履蹒跚的时候却不休息,仍然继续前进。有的时候,刚刚才观察过前面的情况,他又会再看一遍。所以他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和别的地方。他的人虽然在这里,但是他的心却不在这里。因为他拒绝活在此时此地,他想要赶快爬到山顶,但是一旦爬上去之后仍然不快乐,因为山顶立刻就变成“此地”。他追寻的,他想要的都已经围绕在他的周围,但是他并不要这一切,因为这些就在他旁边。于是在体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目标在远方。

关于写作
P173 (为什么写不出来东西)每件事都有无穷的假设,你观察得愈多你看到得就愈多。“那么就把主题缩小到波斯曼大街上一栋建筑物的正面墙壁。就拿歌剧院为例,从左手边上面的砖块开始写。” 自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而不要在乎别人说过什么。
P174 一旦他们能自己直接观察,就会明白有无穷的题材值得写,这是一种培养信心的训练。虽然他们所写的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终究是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模仿别人之作。
P174 模仿是一种真正的罪恶。

学习与自由
P178 他的动力来自于内在。这个时候,他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他不需要许多训练的督促。
P179 一旦转变成这种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在没有分数和学位的教育机构里,学生找到了自己。
P181 愈聪明愈认真的学生愈不需要分数,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本身比较感兴趣。而愈懒惰愈愚笨的学生则愈需要分数,因为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及格了。

**良质**
P189 一篇优秀的作品不需要任何规则,不需要任何理论,然而它指向了某种东西,非常真实,他们无法否认它的存在。
P189 凡是有创意的人都有那个神秘而属于个人的内在目标。
P190 什么是良质呢?这个问题像向四面八方散开来的波浪,并不是呈金字塔的结构,而像一个同心圆,在中间激起波纹的是良质。
P193 他借用理性的方法来攻击它自己,反而去支持这种非理性的观念,也就是无法界定的良质。
P196 如果抽离的良质,理性仍然不变。
P196 如果现存的世界没有了良质,就会发现良质原来这样重要。这个世界缺少它仍然能运作,但是生命变得非常呆滞,几乎不值得活下去。“值得”就是一种良质的字眼,因为生命不再有价值或是目标。
P198 不要给良质任何定义就是关键之处。
P198 抽离良质则只剩下所谓的朴质,朴质往往阻碍我们与良质的接触。
P198 分析似乎出了毛病,因为它阻挡了人们认识良质。
P201 想要在古典和浪漫的世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良质似乎就是关键所在。两个世界都用到这个词,两个世界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浪漫的人因为它的本质而欣赏它,而古典的人则企图用它作为知识体系的根基。。。如果一个词能够把世界分成两半,那么它也势必能再将其合而为一。
P202 真正了解了良质,不单单能满足体系的需要,甚至能超越它。真正了解良质之后就能掌握这个体系,将它驯服,然后能为个人的目标派上用场,让人拥有完全的自由,从而实现他内在的目标。
P214 纯粹的良质对每个人都一样,但是体现良质的本原却是人人各异的。
P214 他所谓的良质并不是古典的良质或是浪漫的良质。它超越两者之上,既不属于主观,也不属于客观,它超出了这两个范畴之外。
P215 良质不是客观的,它不存在于物质的世界。良质也不是主观的,它不单单存在于人心之中。它将独立于这两者之外。
P216 主观的感受并不是他所谓的良质,良质反而会减低主观性,良质使你能跳出自己,让你意识到周围的世界。良质和主观是对立的。
P216 良质不会单独与主观或客观发生关系,而是只在这两者产生关系的时候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在主观和客观交会的一刹那。
P217 良质不是一种物体,它是一种事件。它是主观意识到客观的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因为没有客观就无所谓主观。因为客观会让主观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所以良质就是同时意识到主客观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
P217 良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因。良质像一个太阳,它并不是绕着我们的主体和客体运转。主体和客体是由它所创造的,它们才是隶属于它的。


关于目标
P191 任何想要以己为荣的目标,结局都非常悲惨。如果你想通过爬上山顶来证明你有多么伟大,你几乎不可能成功。即使你做到了,那也是一种很虚幻的胜利。为了维持这种成功的形象,你必须在其他方面一再地证明自己,而内心则常常恐惧别人可能会发现这种形象是虚幻的,所以这么做是错的。

实在论
P195 要证明一个东西的存在,可以把它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如果原先的环境无法正常运作,那么它就存在。

为什么那你所喜好的是不重要的?
P211 因为它来自于非理性的情感。

科学的物质主义
P211 能由科学仪器测量的物质和能量才是真实的,其他的都不真实,或者最起码不重要。(推翻:数字0)

古典的形式主义
P212 无法通过理智了解的事就不存在。
P213 不要因为表面上浪漫的诉求而不去思考它古典而且根本的理由。

宁静
P216 森林里面的寂静会让每一个人都有所进步。
P219 周围的宁静可以让你把事情做得很漂亮。
P221 你看这些山,现在看起来这样宁静,仿佛会永远在那儿。但是它们其实一直在改变,而这些变化往往并不安宁。


P223 禅是山的精神,而不是山顶。你在山顶发现的禅,就是你把它带上去的。

三位一体
P224 如果我们不从二元化的角度去看事情,而是从良质,心和物三位一体的角度,那么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以及其他的艺术都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意义。
P224 深入每天的日常生活之中。

良质的意识
P224 在认知一项物体之前,必然有一种非理智的意识,称之为良质的意识。在你看到一棵树之后,你才意识到你看到了一棵树。在你看到的那一刹那以及意识到的那一刹那之间,有一小段时间。
P224 “过去”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未来”则存在于我们的计划之中,而只有“现在”才是唯一的真实。你理智上所意识到的那棵树,由于这一小段的时间的关系,便属于过去,因而对你来说并不真实。任何经由思想所意识到的总是存在于过去,因而都不真实。所以真实总是存在于你所看到的那一刹那,且在你还没有意识到之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真实。这种在意识之前的真实,就是斐德洛所谓的良质。
P225 由于所有经由思想所认知的事物必须来自于这一段思考前的真实,所以良质是因,而果才是所有的主体以及客体。
P225 浪漫的良质总是与视觉的印象相结合,而理智的良质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考量。浪漫的良质是指此时此地的事情,而古典的良质则超越此刻,必须考虑现在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
P226 现在我们有两种不同的良质,但是它们不再把良质分裂,它们只是存在于不同时间的两种良质。
P226 他所提出来的良质不只是真实的一部分而已,它是真实的全部。

为什么每一个人所看到的良质都不同?
P226 良质无形,无状,也无法形容,看得到形状和形式就是由理性去认知。良质是超越形状和形式之上的,我们给良质的名字、形状和形式只有部分基于良质自身,另一部分则基于我们由经验中得出的印象。我们经常在良质中寻找与我们过去经验相似的东西。如果我们找不到就无法行动。我们也是根据这些东西建立起了语言和整个的文化体系。
P227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所以对良质的认知不同。
P227 良质是非常简单、迅捷而直接的感应。不能从哲学方面去分析解释。良质是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
P228 良质就是环境给我们不断的刺激,让我们创造所居住的世界,包括所有的一切,以及其中的一点一滴。如果我们想用我们所创造的世界去涵盖、去刺激我们创造的源头,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良质无法被界定,如果我们去界定,我们所界定的就无法涵盖整体的良质。
P228 良质是一切的源头和本质。
P229 由于良质无法界定,反而使它脱离了形而上学的局限。
P230 The quality that can be defined is not the Absolute Quality. Quality(romantic Quality) and its manifestations (classic Quality) are in their nature the same. It is given different names(subjects and objects) when it becomes classically manifest.
P231 他从另一座山谷看到这一座山谷的景象,他所说的不是陌生人所讲的故事,他本身也是山谷的一部分。他看到了一切。

科学到良质之路
P236 斐德洛沿着一条长而弯曲的路径,得出了最高的抽象结论,他似乎要往回走了,但是却突然停住了。而彭加列从最基本的科学真理开始,达到同样的抽象层级后停下来。两人的路径刚好停在彼此的尽头!

公理
P240 几何学的公理是“传统”,我们在所有可能的传统中所做出的选择是由实验事实所指导的,但是它仍保有自由之身,并被避免所有矛盾的必要性所限制。也就是说,即使实验规则决定了它们的被采纳只是近似的,假设仍然可以保持严密的真实。换句话说,几何学的公理不过是化装过的定义。
P240 欧几里得几何学是真的还是黎曼几何学是真的?这问题毫无意义。一个几何学不可能比另一个更正确;它只能是更方便。几何学不是真实的,它只是更先进的。
P240 (彭加列)继续验证其他科学概念的传统本质,例如空间与时间。测量这些实体时,没有任何一种方式会比其他方式更真实;通常被采纳者只是更方便的。我们对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只是定义,是在它们处理事实的方便性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

事实
P241 (彭加列)什么事实是你将要去观察的?它们有种无限性。与一只猴子坐在打印机前以产生祈祷诗篇的机会相比,未经抉择便对事实进行观察以产生科学的机会,不会更多。
P241 有一个事实的层级存在。一个事实愈普通,愈是值得珍惜。

“潜意识自我”
P244 “潜意识自我”注视着一个问题的一大串解决方案,但是只有有趣的可以闯进意识领域内。数学解答是由潜意识自我所选择的,是基于“数学之美”,数字与形式的和谐,以及几何学的优雅。但是这和谐、这美丽,是它整个的核心。


P244 彭加列清楚地说明,他不是在谈浪漫美和震撼感官的外表美。他是在谈古典美,它从部分的和谐秩序中所生,是一种可以把握的纯粹智慧;它给浪漫美以结构,没有了它生命会变得模糊无常,变成一场庸俗而无法辨别的梦幻,因为将没有任何依据去做这辨别。正是这特别的古典美的探求,这种宇宙和谐的感觉,使我们选择了更适于贡献给这个和谐的事实。并非是这些事实,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早就了宇宙的普遍和谐,这才是唯一的客观实在。

客观
P244 保证了我们存身之世界的客观性是,这个世界是我们以及其他会思考的生物所共有的。通过跟其他人的沟通,我们接收到现成的和谐推论。。。这就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一直在做梦。正是这和谐,如果你想的话,就说正是这良质,是我们可知的唯一实在的唯一基础。

事实的预先选择(先天综合判断?)
P245 事实的预先选择并不是基于主观的、反复无常的“任何你喜欢的东西”,而是基于良质,即实在自身。

科学的源头
P245 彭加列判断科学家选择事实、预设和公理是基于和谐。在科学世界中留下了印象,所有科学事实的源头不过是一个主观、反复无常的和谐。但是我们从斐德洛的形而上学中得知,彭加列所谈论的和谐不是主观的。它是主体与客体的源头,并且存在于它们先前的关系中。它不是反复无常的,而是抗拒反复无常的力量;它是所有科学和数学思想的命令原则,它否定了反复无常,没有了它就没有任何科学思想能够前进。
P245 这些(彭加列)未完成的边界以一种和谐的完美使斐德洛与彭加列二人所谈论的相吻合,由此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思想结构,它能够使科学与艺术的不同语言合而为一。

关心与良质
P252 关心与良质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如果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够看到良质,而且感觉到它的存在,那么他就是一个懂得关心的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看到的和手中所做的都细致入微地关心,那么他一定有某些良质的特性。

科学的问题
P252 今天在科技上出现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学科学的人和反科学的人,都缺乏在科学上洞悉良质的能力。
P252 古典和浪漫的对立其中隐含了整个人性与科技之间的问题。
P252 (路径)从理性的层面研究形而上学,然后进入良质,然后再从良质回到形而上学和科学。
P252 良质就是佛,良质就是科学的实体,良质也是艺术的目标。这些观念仍然需要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而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我一直提到的————修理摩托车。

写作
P254 写不出来是一种最常碰到的情形,如果你想一下子说太多东西,往往就会这样。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强迫自己立刻写出来,因为这会使你更写不出东西。你只要先把事情一样一样地区分清楚,然后每次只写一样。如果你一面想要说什么,一面想先说什么,就太复杂了。所以要先把它们区分清楚,列出要说的事,然后再排出先后顺序。

科学研究中的卡壳时刻
P255 所谓的科学方法就是通过实验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
P255 传统的摩托车维修方法有哪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可能被卡住。例如螺丝被卡住。此时操作手册对你来说形同废物。科学的理性也是一样。因为你不需要做任何实验来找出问题的根源。问题很明白,你只需要知道如何把螺丝取下来,而科学在这个时候完全不管用。你需要一个解决办法,然而传统科学不曾教导你如何自己摸索着解决。它让你清楚地知道身在何处,也能够验证你拥有的知识,但是它无法告诉你该往何处去,除非你的方向只是过去方向的延续。
P256 取下那颗螺丝的方法就是,先放下传统的科学方法,因为它根本不管用。我们一直客观地研究那颗螺丝,根据传统的科学方法,客观是首要的条件。我们对螺丝的个人喜好和正确的思考无关。我们不能评价眼前所见的,而应该保持心灵一片空白,然后思考观察得来的事实。但是,当我们开始冷静地思考,就会发现这种方式很愚蠢。有无数可以观察的事实,然而你所该观察的事实不会突然自己跳出来介绍自己。所以我们真正需要观察的部位不仅是被动的,而且根本模糊不清。
P257 技术人员的好坏,就像数学家的好坏一样,取决于他在良质的基础上选择好坏的能力。所以他必须懂得**关心**。
P258 传统的理性将世界分为主观和客观,把良质摒除在外,一旦卡住了的时候,任何主客观的事物均无法像良质一样,告诉你该往哪里去。一旦我们恢复良质的地位,就有可能让科技工作融入技术人员的关心之情。一旦卡住了的时候,良质就会显示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P258 真正一列知识的火车并不是静止的状态,它总是要朝某个方向行进,而它的铁轨就称作良质。浪漫的良质,发动机的前沿,推动着火车沿着铁轨往前行进。浪漫的良质是经验的前沿,它是知识火车的前沿。传统的知识只是一些记忆,只是一些过去的前沿。前沿上没有主观,也没有客观,只有良质的轨迹一路在前,如果你没有衡量价值的方法,没有认知良质的方法,那么整列火车就不知该往何处去。前沿就是一切行动所在。前沿包含着未来的全部可能性。前沿也包含着过去的全部历史。
P259 过去不能回忆过去,未来不能激发未来,所以此时此地的经验就是最重要的一切了。
P259 具有良质的真实,它的本质不再是静态的,而具有爆炸性的威力。
P259 你必须对工作的品质有某种情感,你必须能判断什么才是好的,这一点才能促使你行动。这种感受力即使是你与生俱来的,你也仍然可以努力拓展它的范围。它不仅仅是你的直觉,也不仅仅是无法解释的技巧或是天才,它是你与良质接触之后产生的直接结果。
P260 关键在于“更好”————良质。不断改变的良质才是真实的。
P260 禅宗曾花费了许多工夫去研究这种被卡住的情形:经由调息、打坐,让你的心灵倒空一切杂念,产生像初学者一样谦虚的态度。这样你就处在知识列车的前端,在真实的轨道上了。为了改变,我们不要害怕这一刻的来到,而应该小心地加以运用。如果真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以后你所得到的方法,远胜过你满脑子杂念时所想出来的方法。
P261 被卡住得愈久,你就愈看得清楚让你脱困的良质。所以不应逃避被卡住的情形,它是达到真正了解之前的心灵状态。无师自通的技术人员就是因为常常被卡住,才比接受学院训练的人更了解良质。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处理突发的状况。
P262 一旦等你想出来之后,就会发现方法都很简单。也只有在知道答案之后,才会觉得简单。

科技与丑陋
P264 科技只是制造物品,而制造物品本身并不丑陋。实际上科技这个词的词根就意味着艺术。
P264 科技的产物并非真正的丑陋。若是根据斐徳洛的形而上学,发明科技或使用科技的人也不丑陋,因为良质并不在主客观的事物当中。真正的丑陋在于发明科技的人与他们所制造的产品之间的关系。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使用科技的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上。

科技与良质
P265 在遇见良质的那一刹那,主客观原是一体的。而这一体感也是所有艺术的根基。
P265 它之所以让你觉得美是因为建造它的人十分投入。他们并未与手中的工作疏离。所以这就是整个解决办法的核心。
P265 要解决人类价值和科技需求之间的冲突并不需要逃避科技————这是不可能的。方法在于打破传统的二分法,进而真正了解科技的本质————并不是窃用自然,而是把自然与人的精神融合为一,创造出可以超越二者的产物。
P266 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把它做得很漂亮,或是很丑陋。如果你想要有高水准的表现,就必须具备鉴赏力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也就是同时具有对良质的古典和浪漫的认知。
P266 良质并不是加在主体和客体上的,就像圣诞树上闪亮亮的装饰品。真正的良质是主客观的源头,也是树木的生长点。
P267 解决之道就在斐徳洛的论点当中。古典的认知不应该仅套上浪漫的外壳。古典和浪漫必须从根本上融合在一起。
P268 人的热情、情感以及意识中情感的层面,其实也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而且是它的核心。
P268 工作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宁静。能够使你平静的就是高级的手艺,反之,则是低级的。因为只有内心宁静,我们才能觉察到良质的存在,它超越了浪漫和古典的认知,将两者融合为一。
P268 它涉及到一种自然的态度,让人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
P269 你能从技巧高超的技术人员身上觉察到这种融合。如果你不认为他们是艺术家,那就误解了艺术的本质。他们有耐心和关怀,也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但是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与手中的工作融合为一,因而产生了内心的宁静,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工作。在工作的时候,他的思想和工作都不断在改变,一直到作品呈现出它该有的形式,他的内心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
P270 一旦真正地投入了工作之中,就可以说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关心的真正意义————对自己手中的工作产生认同感。当一个人产生这种认同感的时候,他就会看到关心的另外一面————良质。
P270 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而采取了正确行动的工作,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事人内心的平静。

进取心
P275 我喜欢这个词,是因为它真切地描绘出了一个具有良质的人,他很有进取心。希腊人称之为热忱。。。他总是站在自我意识的火车头前,一发现有什么出现,必然立刻迎上前去,这就是进取心。

进取心的陷阱
P276 在你修理机器时,经常会出现劣质的情况:关节生锈了,零件无法组合。这些意外都会消耗一个人的进取心,减少你的热忱,让你觉得十分沮丧,以至于想放弃。我称这些为进取心的陷阱。
P277 定义:因无法意识到良质,从而使人丧失做事的热忱。
P276 维修摩托车容易让人受挫,也容易让人愤怒,但这正是它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编程也一样」
P277 陷阱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因外在的环境使你放弃了良质,我称之为挫折。第二种是你内在的因素引起的,姑且称之为忧虑。
P278 (维修摩托车时)避开陷阱的第一个技巧就是拿出你的笔记本,写下每一个步骤,然后记下以后重新组合时可能产生的问题。第二个技巧就是在地上铺一张报纸,把所有的零件从左到右,由上到下排列整齐。即使有这样周全的准备,可能仍然会出意外,这时你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士气。一定要静下心来。不断尝试,通过尝试得到的信息才是真正目的。
P279 你自己修理,可以花时间去仔细研究,这是专家无法做到的。
P279 若是迟迟无法解决某些状况,你就需要去好好地钓一次鱼。
P280 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P287 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一发现陷阱就停下来,仔细研究,然后再去进行手中的工作。

内心因素的陷阱
P281 第一个陷阱会限制情感理解,叫做”价值的陷阱“;第二个则会阻碍认知理解,叫做”真理的陷阱“;第三个会阻碍精神运动行为,叫做”肌肉的陷阱“。其中价值的陷阱最严重也最危险。
P281 在价值的陷阱中,最常出现而又有害的是价值的僵化。这是指固守以前的价值观,无法从新的角度衡量事物。良质、价值创造了世界的主体和客体。有价值才有它们。如果你的价值观是僵化的,你就无法接受任何新的观念。
P281 你认定了问题就在这里,但结果证明不是,你就傻住了。你必须找出新的线索。但是在你找出之前,你要先摒弃旧的观念。如果你一直坚持自己原来的看法,就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即使它就在你的眼前。
P282 如果你的价值观僵化了,你所能做的就是放慢脚步。。。然后重新检视过去你认为重要的事物是否仍然重要…………只需要静静地注视着,静静地和它相处一阵子。车子会用很谦虚而且微弱的声音询问你,是否对它的问题感兴趣。
P282 首先要明白,你发现的问题并不如你想象中的大,也不如你想象中的小。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往往比你原先所想的修理摩托车更有意思。

印第安人抓猴子的故事
P283 避免思想的僵化。
P283 慢下来,看看它原先认为重要的是否仍然重要。

自我的陷阱
P284 如果你自视甚高,那么你观察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你的自我会让你远离良质的事实。如果你把事情搞砸了,你很可能不愿意承认。如果你被蒙蔽,自以为表现得很好,你很可能会相信你确实表现得很好。(好的技术人员)往往相当谦虚而且安静。同时,还具有高度的警戒心,专注而又懂得怀疑,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面对焦虑
P285 焦虑是另外一个陷阱,它是自我的反面。如果你确知做什么事都做不对,那么你就会很害怕。就是这个因素往往让你迟迟不敢动手,而不是懒惰。
P285 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你应该把自己的焦虑写下来,以焦虑作为动力,很努力地研究。你愈研究就会愈平静。你要记得,你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
P285 你可以把要做的事写在纸上,然后再组织成适当的结构。你会发现,在不断的重组过程当中,会出现更多的想法。这么做不但节省不少时间,而且会让你不再慌张得出问题。

面对枯燥
P286 枯燥是焦虑的反面,通常和自我的问题连在一起。枯燥就表示你已经丧失了从新鲜角度看事情的能力。
P286 当你觉得很厌倦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暂时离开。如果你不停下来,接下来很可能就会出大问题。所有的枯燥和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爆发出来,于是你就真正地动弹不得了。
P286 我自己医治枯燥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
P286 要想使上油、换油、调整的工作不再那么枯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变成一种仪式。

真理的陷阱
P289 人类目前所有的知识,都是根据传统的二元论的逻辑和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通常我们无法看到,除了是与非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这第三种可能性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引领我们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P289 ”无“不是表示一无所有,”无“只是说没有等级,不是”一“,不是”零“,不是”是“也不是”非“。它表示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超越了”是“与”非“的等级,因而它所强调的就是不去问问题。
P289 回答有或无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佛性超越了有或没有的问题。
P290 是与否的问题只是肯定或者否定某一种假设,而无法回答问题,则表示你已经超越了你的假设,所以它能够刺激科学前进。
P290 如果你一时找不到答案,就表明你设计的问题无法替你找到想要的答案,因而你对问题的了解必须更广泛。所以,要做的是进一步研究你的问题,而不是摒弃这些无法回答的状况,它们和是与否的答案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它们能够让你成长!

肌肉的陷阱
P291 这个陷阱最让人沮丧的就是工具不足。一把用过的好工具比差的新工具要好。
P291 除了不好用的工具之外,恶劣的环境也是一种陷阱。你会很惊讶,一点足够的光线能避免不少的问题。
P292 还有另外一种陷阱,就是肌肉失去感觉。所谓”技术人员的感觉“。对知道的人来说,它很容易明白,但是对不知道的人来说,就很难形容。如果你看到没有这种感觉的人在修理车子,你一定会像那辆车子一样痛苦。

避开陷阱
P293 如果我避开这些陷阱,那么是否就表示万无一失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你仍然没有克服所有的问题。你必须要活得很正当,这样才容易避开这些陷阱,看到真正的事实。你想知道怎样画一张完美的画吗?很简单,你先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再顺其自然地画出来,这就是所有专家的方式。一切都是密切相关的。
P293 我指出这些陷阱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提供一个人活得正当的秘诀。你要面对的真正的机器是你自己。你的内在和外在并不是分离的,它们会亲近良质或者远离良质。

---

实质与方法
P306 有实质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而方法则没有所谓的永久。实质和原子的主体有关,方法则和原子的功能有关。
P306 良质没有实质,也不是一种方法,它超越这两个范畴。
P307 良质不是方法,而是方法所追求的目标。

P309 如果你强调某一样东西具有良质,那么良质很可能就消失不见了————良质不是刻意强调的,而是你从眼角瞄到的事物。

寂寞
P323 造成寂寞的原因是心理的距离。
P323 在这里,大部分的人很可能对周遭的一切毫无知觉,大众媒体让他们以为身边的事物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他们寂寞的原因。
P323 造成这种寂寞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就是科技的产品。真正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趋势,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P324 良质总是能够消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P324 如果有的人工作很枯燥,为了让自己过得愉快些,他会开始选择良质,然后悄悄地为自身着想而追寻这个目标,因此使自己手中的工作变成一种艺术。他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更有趣的人。
P324 这就是世界不断改进的方法:让个人越来越珍惜良质。

辩证法
P331 辩证法一般是就对话本质的层面而言,也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在今天来说,它表示逻辑的讨论,两人经由交互盘问而找到真理。柏拉图深信辩证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方法,唯一的一种。
P333 不能忍受亚里士多德永无止尽的分析,必然欢迎柏拉图天马行空的概念。不能忍受柏拉图高远的理想主义,必然欢迎亚里士多德的实际。
P336 有一种邪恶深深地植根在他自己身上,就是假装想要去了解爱、美、真理以及智慧。但是它真正的目的不是去了解而是去利用,以让自己登上宝座。辩证法————就是这个篡位者。

卓越
P340 创造世界的良质呈现为人和自身经验之间的关系。人类是创造万物的参与者。人类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P342 ”是什么使希腊的战士表现得这样神勇?“”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责任感————对别人的责任感,而是对自己的责任感。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被我们翻译成伦理道德。然而,希腊原文却是指卓越…………这个词有许多值得讨论之处。它贯穿了希腊人整个的生活。“

宁静
P344 一个人只要望着地平线,内心就能得到宁静。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P347 快乐和善不是客观事物。我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它们。它们不是客观的存在,只能存在于你心中。所以如果你想要快乐,只需要改变你的心意。

问题
P367 问题其实也是永无止尽的。


P367 住在海边的人永远不会了解海洋对于住在内陆的人的意义————它代表了如此遥远而庞大的梦想,虽然就在眼前,但是在最深的潜意识里,你却看不见它。
P367 当他们到达海洋的时候,将意识与潜意识的梦境相比较,就会感到挫败。他们走了这么远的路,却到达了一个永远无法探知深度的神秘之处。它是一切的源头。

P376 “等我长大我可以拥有一辆摩托车吗?”“如果你会照顾它的话。”“那要怎样照顾呢?”“要做许多事情,你看我一直做的就是。”“你会全部教我吗?”“当然。”“很难吗?”“如果你有正确的态度就不难。事实上难的是要有正确的态度。”

P377 试炼永远没有了结。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